根據研究表明,生物肉質成分比較特殊。
大部分含有一種神經毒素,人類無法直接食用。
這種神經毒素,對於醫療方麵或許有點用處。
隻不過,現在人類醫療依靠的基本都是納米生物機器人。
如此一來,這種生物的重要性幾乎蕩然無存。
經過一番商議,他們決定使用這顆小行星執行撞擊計劃。
當然了,小行星上的生物樣本要保留一些,說不定以後還能用得到。
樣準保存完後,就進入了準備工作。
一艘搬運者iii型,可以搬運月球1\10的質量。
按照這個理論,搬運這顆小行星,隻要12艘搬運者iii就可以了。
不過為了穩妥起見,他們決定將飛船數量加上一倍。使用24艘搬運者iii型飛船,共同搬運。
想法沒錯,但在搬運的時候還是出了些問題。
用於拖拽的纖維繩纜,無法支撐這麼大的拉力,直接就崩斷了。
哪怕將十來根繩纜組合在一起,也無法支撐這麼大的壓力。
問題再一次回歸到了材料上。
這一次,祁同偉沒有出手,將問題拋給了那些科學家。
在他的管轄範圍,70多億的人口中,登記為正式科學家的數量隻有72人。
1\1億,每一億個人裡麵,最多隻能挑出來一個。
彆看這人數少,實際上並不少了,這些人都達到了一級科學家的水平。
放在初入星級文明中,身份也是十分顯赫的。
這可不是祁同偉在故意難為他們,這些科學家雖然隻是初級,但任何一個拉出來,都能把之前的愛因斯坦碾成渣渣。
實驗室內,兩男一女皺起眉頭。
“快試試吧,這是我剛研究出來的纖維繩!”
“不行,這個強度是夠了,但是韌性不夠,很容易被拉斷。”
“那該怎麼辦,之前說韌性夠了,強度不夠,這還讓我怎麼調整?”
“哎!彆著急嘛,或許我們可以試試……”
實驗室內,三人激烈的討論著。
他們都是研究基礎材料的科學家,半個月前就接到了祁同偉的命令。
因為考慮到撞擊角度,以及撞擊時間等因素,祁同偉隻給他們了三個月的時間。
這一轉眼,已經過去了半個月。
而他們卻依舊沒有什麼進展,這讓他們十分著急。
高建明皺了皺眉。
“江濤,徐婉婷,我們已經調整了無數次,可每一次都以失敗告終。”
“我覺得我們該停下,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江濤歎了口氣。
“我也想停下,可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還有兩個半月,如果任務完不成,大長老會生氣的。”
徐婉婷眉頭一挑。
“高建明,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是不是有了主意?”
“沒錯!”高建明點了點頭。“我是有了一些想法。”
“我覺得我們的方向錯了,現有的材料中,不管是硬度或者韌性,都有一個極限。”
“在這個極限範圍內,不可能撬動這麼大質量的小行星。”
“從理論上來說,隻要繩子足夠粗,數量足夠多,還是可以拖動小行星的。”
“理論上雖然沒有錯,但其中消耗的物資,恐怕會多到我們不敢想象的地步。”
說到這,高建明稍微停頓了一下,從桌上拿起了一個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