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比賽,熱鬨太多了。
早上7點,254人就分組完成,有五人組,四人組,三人組,一共分了57組。有不少小組就三個人。畢竟人越少,分的錢越多。
早上8點,人才市場這邊和百草堂一起,將所有分組掛出,並掛上了每個人的戰鬥情況,而後開啟賭局。
上午9點,押注封盤,楚飛到場,看到的是歡呼的觀眾們、張揚的比賽小組、還有一個個大型顯示屏,顯示屏上顯示了57個戰鬥小組的賠率、當前下注金額等。
賠率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下注的增加,賠率會不斷下滑。現在封盤了,倒是固定下來。
現場的比賽場地,已經改成了四個200米邊長的“擂台”。
57個小組將進行循環賽,確定排名。勝利的加一分,平手零分,失敗的減分。規則簡單粗暴,但明了。
隨著楚飛的來到,白潔宣布比賽開始。
四個擂台、八個小組同時開始。相比於昨天的單打獨鬥,今天的戰鬥花樣繁多。
有人拿出了熱武器,有人啟動了殖裝……
看到這些亂糟糟的場麵,楚飛有點皺眉。下次組織比賽,是不是應該禁止這些東西?
楚飛還在想著,就看到比賽的激烈程度,陡然上升一個台階,那些沒有使用殖裝的,拿出了壓箱底的手段,有人甚至短暫騰空,就像12.0那樣騰空而起。
這些極限的手段,讓楚飛眼睛眯起。殖裝什麼的,似乎不用禁止。對於絕大部分覺醒者來說,殖裝就是他們戰鬥力的一部分。不過下次比賽,也許可以嘗試削減殖裝勝利後的獎勵。
思考中,楚飛已經利用紫外線視覺、通靈之眼、靈覺等手段,瘋狂的掃描現場,一秒掃描數萬次,極限情況下,局部掃描頻率可以突破20萬赫茲。
楚飛的掃描半徑超過五百米,坐在正中央的貴賓台位置,可以輕易的掃描全場。
那騰空而起的手段,利用的是某種脈衝方法,能量浪費很大,但對10.0的“覺醒者”來說,已經是一個絕技了。
而這個小小的奇妙手段,卻忽然打開了楚飛的思維――機械結構。
自己之前一直研究藥性流形、研究數學架構,但卻不知不覺中,鑽了牛角尖。
此時楚飛想起了求解思維的內容,想起了自己飛行技能大成,是因為嵌入了機翼的設計數據和機構。
但後來自己進步飛速,卻將機械設計的思路丟到了一邊。
如今仔細想想自己的宇宙腦架構,通過一個個流形拚圖,最終拚湊成一個同時具備克萊因瓶內核和引力內核的宇宙腦,這不就是機械設計嗎,零件和主體的區彆。
太多時候,因為想得太多了,反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問題。
大數據修行的核心固然是算法、是數學、是架構、是邏輯、是數據……
但想要將這些東西落實了,依舊少不了機械思維。
數據需要有載體,想要讓數學架構爆發足夠的威力,也需要有一個載體。比如電動機的設計,必須要落實在實物電動機上,才能產生動力。
不過大數據修行總歸還是有些特彆的,這“電動機”也可以用數學的方法模擬,然後輸出動力,這其實是一種獨特的求解。
輸入算力、輸入能量,經過算法的轉換後,轉換成為電動機的能力輸出。
電動機有什麼特點?
轉換和放大!
小小的電流可以讓電動機爆發出幾千轉、幾萬轉、甚至幾十萬轉,最終讓力量爆發到極限。
如此似乎也能形成一種“法則”。
楚飛眼睛還在掃描現場,宇宙腦卻已經分出一部分算力開始推演這個全新的思路。
其實模擬電動機也很簡單,電壓電流、磁鐵、繞組、角速度等等,也許還需要減速機配合。
無數知識從記憶深處飛出,在腦海中組合,瞬間組成了一個“電動機設計”。
但楚飛並沒有立即使用,而是開始簡化、轉換。
簡化:對於宇宙腦來說,不需要考慮什麼材料、電阻,隻需要算法就行,所以很多東西可以簡化,簡化到極限就是“抽象”;抽象,就是大數據修行的手段了。
轉換:要將電機的設計數據、設計思路等,轉換成為宇宙腦可以執行的程序,要“翻譯”成為八進製程序。
楚飛瘋狂思考、計算、模擬,不知不覺中用上了智慧露珠、心靈之力;智慧樹種子歡快的旋轉,納元法也在運行。
其實智慧樹種子也能使用心靈之力,但多了納元法,還能加速。
此刻,同級修行者可能要思考幾天、半個月、甚至幾個月的內容,還不一定有結果;楚飛隻用了不到三分鐘就完成了“初步設計”。
電磁場的算法、線圈繞法等,抽象到極限就是一係列的方程組、執行代碼。若隻看最終結果,就形式上看,和電動機是一毛關係都沒有。
但是,這些代碼偏偏能模擬出電動機的特性來。
其實很好理解。舉個例子,一個圓球可以用球的體積公式“模擬”。這球的體積公式就是圓球的“底層邏輯”。而其中的圓周率,就涉及到算法精度等。
用玄幻的說法,這就是法則。
而用科學的說法,這就是電動機的底層邏輯,楚飛將電動機最核心的內容給抽象出來,融入自己的宇宙腦中。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