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學校的公告幾乎震驚了每一位新星大學的在校學生,除了極個彆反應遲鈍的家夥之外,下到剛入學一個學期的大一,上到“剛”入學三個學期的研二,紛紛“大加讚歎”。
讓一群在校大學生下礦不是不行,但這自願下礦的活整得也太生硬了,高低整個前置培訓很困難嗎?
好在他們看到公告的署名是李儉。在細細思索李儉的年齡後冷靜下來,相互串聯了一下,學生們也大概知道現如今是什麼情況了——會報考新星大學的學生,尤其是還在新星學院階段就報考的學生,除了成績過硬素質強,要麼自己得有眼力見,要麼自家家人得有眼力見。
這幫消息頗為靈通的學生很快就知道,這份公告是李儉自己琢磨出來的,學校方麵壓根給不出相應投資。至於學校方麵為何給不出投資,學生們自有論證的手段,隻是最後得出結論:靈山礦區要是再這麼下去,等到他們畢業都不一定能升上築基。
現如今的華夏修真界可是一改先前人多丹少的狀態,如今是人多丹多靈石少,隻要有人靈石到位,升上築基簡簡單單,到時候一應科研工作,最先鋒最火爆的就是築基相關。
新星大學是乾什麼的?不就是培養修仙方麵最尖端人才的?學生們還打算之後畢業了從事專業對口的工作呢,若是到畢業了升不上築基,豈不是錯過了熱門風口?就算家裡家大業大——靈氣複蘇後已經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家大業大了——不擔心就業如何,也想著要站上時代風頭。
那沒辦法了,就算是為了蹭上就業熱潮,都得想辦法升築基。想突破就需要靈物,滿荒野地摸靈物,看起來有點困難,選來選去,還是在靈山礦區裡挖礦方便。
學生們一盤算,看看自己在畢業計劃中已經修滿了多少學分,還有多少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沒上,一咬牙一跺腳,成群結隊地做了個驚人的決定:今年過年就不回家了,兄弟姐妹們組團去靈山礦區挖礦去!
李儉:好極好極,看到大家都這麼積極地願意下礦,哥們感動壞了。
李儉也不將行為止於感動。下礦的活是他提的,他要是不幫同學們把活動對接好,那他指定要被狠狠戳脊梁骨。
這次張博學可幫不了他,活動都是李儉琢磨出來的,張副校長還有日常工作要忙,不可能幫他去靈山礦區牽線搭橋。
不過天無絕人之路,靈山礦區缺人下礦,新星大學願意組織人下礦,李儉兩頭跑了一陣,事情倒也半推半就地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