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平遼總兵官陳雲開,叩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多時。
陳雲開便趕到了暖閣這邊,恭敬對崇禎皇帝行禮。
崇禎皇帝早就等候陳雲開多時,特彆是隨著中都鳳陽被官軍收複,他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忙親自上前來把陳雲開扶起來,振奮的感慨道:
“陳愛卿,好樣的,好樣的啊!你沒有辜負朕的信任,你做的比朕想的還要更好啊!”
旁邊。
王承恩也是眉開眼笑,老臉皺成菊花一般。
這些時日。
他可是沒少替陳雲開說好話。
陳雲開忙恭敬道:
“這皆是仰仗皇爺您如天聖德,臣這才僥幸完成了使命。但韃子吃了這暗虧,定不會善罷甘休,一定在厲兵秣馬,臣唯恐有負皇恩,一絲一毫也不敢懈怠!”
見陳雲開並沒有居功自傲,崇禎皇帝也不由哈哈大笑,親熱的拉著陳雲開的手臂道:
“陳愛卿,你不用太過謙虛了,王承恩已經把諸事都給朕彙報過了。你能做到這般,朕已經很滿意了。”
隨著崇禎皇帝主動釋放善意,後續的報功事宜也變的輕鬆了不少。
特彆是陳雲開說起三岔河之戰、跟韃子野戰的凶險之後,崇禎皇帝也止不住感慨萬分。
當初。
三岔河之戰,王承恩雖也算是親曆者,卻一直在更安全的後方,自沒有陳雲開這個一線統帥敘說起來更壯闊,更激情。
好半晌。
崇禎皇帝這才稍稍舒緩,看向陳雲開的眼睛道:
“陳愛卿,那日後,旅順包括金州,你打算怎麼辦?每年又需要多少糧餉?”
陳雲開對此早有準備,忙恭敬道:
“皇爺,若臣不再征兵,原有的餉銀再加個兩三萬兩,便差不多能守禦金州防線。但這般,臣的機動性將大打折扣,精力也都需放在金州防線,怕是就難去支援其他戰事了。若是再征兵五千人,十二三萬的餉銀便差不多夠了……”
“這個……”
崇禎皇帝來回踱步,陷入了深深思慮。
站在他的角度,他自是不想陳雲開再征兵了。
長劍營此時明麵上的規格,單純戰兵便已經超過了一萬人,這是大明開國以來都極為罕見的事情。
就沒有哪個總兵,麾下能超過萬人!
特彆是明中後期李成梁開始搞‘家丁製’之後。
但若陳雲開不征兵,無法支援中原戰事,則是崇禎皇帝更難接受的。
畢竟。
這段時日以來,他已經看的非常明白,無論是陳奇瑜,洪承疇,包括盧象升在內,都不行,嫩得很了。
唯有陳雲開,才能有那等一錘定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