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風炮台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炮台本體,第二部分是鎖敵地圖。
在地圖上標注位置,炮台就能精準命中。
要是能提供更精準的情報,逐風炮台甚至能鎖定目標。
對於普通機械師來說,這張圖紙其實很一般。
機械師大多不喜歡用星力當子彈的機械。
原因也很簡單。
對機械師來說,有限的星力要用來控製力場。
在需要的時候,進行機械製造,補充機械的數量,來持續作戰。
星力要是耗儘,機械師就會喪失野外製造能力。
江清不一樣。
他現在很確定,小師叔的2000多萬星力值,是摸魚摸出來的結果。
小師叔觸碰的,應該是源宮的下限。
源宮能帶來的精力值,遠不止於此!
江清什麼都缺。
但給江清三五年的時間,他絕對不可能缺星力。
江清可以完美駕馭這架炮台!
不過它隻適用於遠程的火力支援。
星力的填充,需要時間。
一輪射擊結束後,還需要再次進行填充。
它沒辦法對中近距離的敵人,進行長時間、無縫的火力壓製。
傷害足夠,射程超遠,但火力不連貫。
但江清也很滿意了。
“最起碼不用擔心機甲缺傷害了。”
40級的機甲,逐漸跟不上江清的強度了。
一旦麵對90級,或者更強的超凡生命,機甲部隊很難取勝。
有了逐風炮台,起源機甲的戰鬥模式就變了。
它們拖延就行。
江清會在一個相當安全的位置,給足火力支援。
60級!
江清把圖紙收好,眼裡閃過一絲激動。
聯賽結束了,荒星開采的具體措施,要等2周的時間才會敲定。
深冬的半個月,江清要利用起來,抓緊升到60級!
“對了,等聯邦的資源到了,獨立空間也得擴充了。”
逐風炮台的體積很大。
江清不想縮減機甲的數量,就隻能花資源,升級獨立空間,擴充火力規模。
資源還沒到,就已經分出去了一部分。
而且逐風炮台的造價也不低。
好在它能循環使用。
耐久比較高。
但想要形成火力規模,也得花一筆錢去製造。
車間也要升級了。
標準1級的車間,已經不夠用了。
複雜的機械結構、星力線路,包括材料加工,都需要2級車間裡的【星力高精度鑄造機】。
車間的升級,也需要一筆錢。
江清苦笑一聲。
“一大筆資源都到手了,怎麼感覺我還是這麼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