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世大唐的長安城,華燈初上,街頭巷尾的熙熙攘攘中,彌漫著一股令人窒息的神秘氣息。近日,城中接連發生幾起詭異的案件,被害者皆是在夜幕降臨後被人發現,肆意扔在街邊,身上的衣物淩亂不堪,麵色蒼白如紙,讓人不寒而栗。
這日,狄仁傑正在內務府的書房中,翻閱著幾份卷宗。忽然,李元芳急急推門而入,麵色沉重。
“狄大人,近日的案子愈發離譜,幾乎無人敢夜行。”
狄仁傑抬頭,微微皺眉,道:“可有新的線索?”
李元芳點點頭,接著說道:“昨夜,又有一名女子被發現,死在了西市附近。她名叫張婉兒,是一位繡房的老板,容貌嬌美,素有傾城之姿,然而她的身旁,卻留下一串稀奇古怪的符號。”
狄仁傑的心中一動,眼前這幾起案件發展至今,似乎早已不再是簡單的凶殺案,而是與某種黑暗的力量有關。於是,他放下手中的卷宗,提起心來,問道:“詳細一點。”
李元芳忙將昨夜的發現一一告知:“張婉兒身材曼妙,肌膚勝雪,臉龐精致。但她的死狀卻極為淒慘,仿佛受到了極大的驚嚇,雙眼圓睜,口吐白沫,手指似乎不停地在空中劃動,留下那些神秘的符號。”
狄仁傑細細思量,心中隱約浮現出一絲不安的預感,張婉兒的繡房與當年幾起失蹤的女子似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他站起身來,匆匆吩咐道:“走,去西市,我們必須看一看。”
行至案發地,已是人山人海。張婉兒的屍體被送至臨時安置處,圍觀的人群一片嘩然。狄仁傑眼神如炬,目光自如掃過眾人,直到落在幾名前來報案的繡房學徒身上。
“你們過來。”狄仁傑沉聲道,待學徒們走近,他繼續道:“昨夜事情的經過,詳細說來。”
一名臉色煞白的學徒抖動著聲音,將昨夜的經過敘述出來。他說道:“我們正準備收工,婉兒姐卻匆匆離去,說是去見一位客人。可她在外麵待了許久都不回來,我們心中疑惑,便出來找尋。直到我們在街邊發現她的屍首時,已經……已經……”
未說完,年輕人已淚如雨下。屈指一算,張婉兒離世時,正值六月飛霜。無論從何處推敲,身邊的人,無人對她的遭遇毫無所知。李元芳步前一步,拍了拍學徒的肩膀:“彆怕,繼續說。”
“事發前,我聽見她低聲說道,‘我不能再沉默下去了’。”另一名學徒忽然插嘴,似乎回憶起了什麼,“而她當時的臉色,十分蒼白,仿佛見了什麼可怕的東西。然後,她就走了,沒多久我們便接到消息。”
狄仁傑皺眉,目光凝練,暗自點了點頭。他感覺事情變得越來越古怪,張婉兒似乎被卷入了某種詭異的境地。
“你們注意到周圍有什麼不尋常的人或是事情嗎?”狄仁傑繼續提問。
“有,隻是我們都不敢去想。”一名學徒顫聲道,“最近繡房附近總有幾個打扮奇特的道士,時常在夜裡念念有詞,數次引領女子前去,隻是在前幾天,婉兒姐被她們吸引,卻再也沒有回來……”
李元芳聞言,皺起了眉頭,心口一緊:“你所說的,是否與這幾次案件的異樣有關?”
狄仁傑從這幾名學徒身上發現了潛在聯係,決定深入探查張婉兒的生前背景和她繡房的人際關係。
幾經詢問,狄仁傑與李元芳終於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在張婉兒的屍體旁邊,他們發現了一片泛黃的信紙,上麵寫著密密麻麻的字。狄仁傑細心端詳,試圖從字裡行間捕捉線索,眉頭卻越皺越緊。
“元芳,這恐怕與最近在坊間盛傳的‘鬼神降臨’有重大關聯。”狄仁傑低聲說道,越發沉靜的眼神裡閃爍著聰慧的光芒。
李元芳頷首道:“最近城中有人傳言,西市的道士可以借鬼神之力來點化貪婪之人,若果真如此,難道張婉兒是被何人所害?”
狄仁傑沒有回答,深邃的目光卻如一把利刃,直插心底的真相即將揭開。他決定尋找那幾名道士一探究竟。
不久後,經過一番打探,這些道士的蹤跡露了出來。他們活動在西市的一個小廟內,時常為市民講述鬼神之事,吸引了不少年輕女子前去傾聽與求助。
夜幕降臨,狄仁傑與李元芳悄悄潛入廟內。此處燈火通明,一片祥和之中,卻透出了一絲陰森的氣息。廟內幾名道士正圍著香火桌,連聲念叨著什麼。
李元芳微微後退,因局勢未明,不敢貿然行事。狄仁傑則冷靜地向前一步,果斷出聲:“你們在做什麼?”
幾名道士先是一驚,隨即換上了平靜的神情。為首的道士身材瘦削,麵龐布滿皺紋,抬頭看向狄仁傑,方才露出狐疑的目光:“掌櫃的,我們道士在此入定,何必打擾?是有事情請教嗎?”
狄仁傑淡淡一笑,步向前去,語氣嚴肅:“我來是為張婉兒之事,爾等與她有何聯係?”
那道士眯起眼睛,似乎對這個名字格外敏感,然而他隨即便擺手道:“此事與我們無關,她的鬼魂早已超度,故而不必再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