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是葡萄牙的,西班牙的心思,恐怕是想當個攪屎棍。”
馮瑞科猜測,西班牙是既不想巴西好,也不想東華國好。
那他們的唯一目的,那就是添油加醋,讓兩國繼續開戰,打的越慘越好。
“西班牙相當於一個嫉妒者,嫉妒到心理變態。”
至於美國,馮瑞科不想見,自己接下來幾年,都是要對付他們的。
“那就剩奧地利了!”
奧地利帝國,和其他德意誌邦國一樣,都是專注發展本土。
其爭奪最多的,就是巴爾乾半島,也就是一戰的導火索。
“奧地利是俄羅斯的敵人,那就是東華國的朋友,以俄羅斯為突破點吧。”
克裡米亞戰爭以前,俄奧兩國關係親密,可以說是妥妥的蜜月期。
但是;
這些年,俄國鼓動、攛掇奧地利控製下的斯拉夫人發動起義;
然後再打著“解放斯拉夫兄弟”、“保護東正教徒”的口號,趁機擴張領土和勢力範圍。
尤其是俄國在多瑙河下遊,侵占了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這兩個多瑙河公國。
奧地利對外貿易嚴重依賴多瑙河,俄國對兩公國的占領,如同在奧地利家門口掛上了一柄利劍,如芒在背。
1853年,克裡米亞戰爭,英、法、奧斯曼帝國三國對俄作戰,俄國以一打多,顯得十分吃力。
自然希望奧地利能夠幫一把,但奧地利為了自己的利益,在英、法、普等國的慫恿下,不但不支援俄國,反而加入戰爭。
奧地利結結實實捅了俄國一刀,最終導致俄國在黑海沿岸的軍事利益,幾乎損失殆儘。
從此,兩國勢不兩立。
“我國和英國、俄國發生了矛盾,貴國知曉吧?”
馮瑞科在和奧地利公使寒暄之後,直奔主題。
“尊敬的國王殿下,略有耳聞!”
“此次貴國介入調停,是要和英、俄站在一條戰線上嗎?”
“不,不……”
奧地利使者趕緊解釋道:“國王陛下,此次調停也是真,並非要與貴國為敵。”
他自從見了東華國的閱兵之後,就更加確定不能無緣無故和東華國為敵。
“至於貴國提出的疆域要求,我奧地利也願意支持。”
“哦?!”
馮瑞科很意外奧地利的態度,但肯定有所求:
“不知貴國有何條件?”
“殿下是否聽說過,德意誌統一計劃?”
“嗯!你們想要統一德意誌?”馮瑞科吃驚的看著他。
要知道奧地利對於統一德意誌,一直不感冒。
他們想要的是德意誌形成一個鬆散的聯盟,圍繞著奧地利轉。
“國王殿下,我們有共同的敵人,英國和俄國。”
到地裡公使沒有直接回答,但其意思不言而明:
“我國此行兩個目的:
其一、希望貴我兩國,能達成友好協議,一致對敵。”
馮瑞科沒想到奧地利的弗朗茨二世皇帝,還有這雄心。
這個青銅皇帝,連法國和意大利都搞不定,還想著統一德意誌。
也許隻是趁此機會,謀劃一種可能性吧。
“其二、我代表奧地利帝國,向貴國采購一批武器。”
其實,這才是奧地利最主要的目的,這兩年和法國和撒丁王國的戰爭,喪失了對意大利北部的控製;
再這麼下去,恐怕連地中海的出海口都要失去。
東華國的戰果,讓他們眼前一亮,他們想到一個妙計:
購買武器!
“甚好!”馮瑞科沒想到軍火生意就這麼送上門來。
“此事,外交部會和你詳細商議。”
至於提供了武器,對意大利或者普魯士帶來什麼影響,不是他要考慮的。
奧地利公使走了之後,馮瑞科直接把馬裡奧叫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