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帝國這邊;
佩德羅二世皇帝,現在是畢其功於一役,此戰不勝則將亡國。
他能救助的對象,都已經提供了幫助。
如葡萄牙、荷蘭直接提供陸軍和海軍的幫助,美國和英國提供資金和武器援助。
而本國,也已經再征集了三十萬大軍,幾乎是每八個人之中,都有一個人被征集起來。
為此,還有限度的解放了黑奴,給予他們參軍即獲自由的機會。
“各位,此戰將是我國最後的機會,不成功,便成仁!”
他對著自己的各大臣,發出最後的怒吼。
這次,他們三十萬大軍根本沒有分散,全部集結在首都附近。
前一次二十萬大軍分兵的失敗,讓他們吸取了足夠的教訓。
吃一塹必會長一智。
而向英國再度購買數艘軍艦,加上原來購買的幾艘,現在巴西帝國海軍也算是一支強力海軍。
加上葡萄牙和荷蘭海軍艦隊,自認為守衛裡約熱內盧的入海口,已經完全沒問題。
“一定要拖垮東海國,拖到英國出兵乾預,就是我們勝利之時。”
雖然陸上有三十萬軍隊守衛首都外圍,入海口又有艦隊攔截。
但他們深刻的認識到,麵對東華國,還是隻能被動防守。
他們奪回領土的唯一希望,就是歐洲國家的出兵乾預。
甚至是也卷入戰爭,打起來,就是讓他們渾水摸魚的最佳時刻。
很明顯
英國現在是不準備立刻加入,隻有等巴西帝國將東海國拖延在戰爭泥潭之中,英國這個攪屎棍才會參與進來。
他們等的就是這一刻。
“請陛下放心,臣等必不負所托!”大臣們信誓旦旦的保證。
特彆是海軍大臣和陸軍大臣,叫的最大聲。
至於心裡真實怎麼想的,就不得而知了。
對於封建國家來說,大臣們換個皇帝,也不是緊要的事兒。
——
1861年9月底;
東海國九萬軍隊,和巴西帝國三十萬新組建起來的雜牌軍,在首都城外對峙起來。
而海麵上,兩方的艦隊,也相距不遠。
一方掛著白色船帆,一方卻是濃煙滾滾。
大西洋艦隊的旗艦,是一艘排水量萬噸的鐵甲艦,旗艦命名為‘永樂號’,其後還有四艘同等級的軍艦。
另外五艘留在北麵防守虎門關,防止英國偷襲。
在五艘萬噸鐵甲艦之後,是十艘東海國自建的五千噸級鐵甲艦。
後麵還有數艘以前的改裝軍艦和大量的炮艦。
東海國的海軍,也是拿出最大的力量,來應對這次戰爭。
就是擔心中間會有英國這個攪屎棍參與進來。
“艦長,敵人的軍艦,龜縮在在入海口以內,入海口兩邊都建有炮台!”
旗艦的副艦長皺著眉頭,對林啟榮彙報道:
“英國和西班牙的軍艦,在遠處打著中立旗幟,想要觀看戰鬥,我們要不要驅趕他們?”
“不用管他們,我們此戰,就是要殺雞儆猴!”
林啟榮對自己這支艦隊的實力非常有自信,他自認為,除了英法,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於直麵自己。
“艦長,敵人的炮台甚為隱蔽,我們應該如何進攻?”
軍艦最忌諱的,就是進攻這種固定炮台。
“由兩艘皇帝級軍艦,各帶領兩艘大臣級軍艦,給我直接進攻炮台,打的他們抬不起頭。”
萬噸級鐵甲艦,在他們這些海軍口裡,被稱作了皇帝級;
五千噸的以大臣命名的鐵甲艦,都稱為大臣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