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即將與我國開戰,我們需要做好迎戰準備!”
馮瑞科在接到英國傳回的消息之後,召集文武重臣,召開會議。
包括在黑龍江總督區的林鳳祥,從巴西戰場歸來,一直在廣州訓練新軍的李開芳;
李開芳將雲夢省的駐軍,擴編到六個軍,合計十八萬軍隊;
這些是為了應對英國進攻,以及接下來的北美計劃。
雖然計劃支援美國南方邦聯武器,但是南方畢竟人口太少,還有很多黑奴。
若最後南方頂不住,東華國將直接派兵乾預,阿鬥扶不起那就取而代之。
“殿下,能確定預計時間嗎?”作為政務院總長的張集馨出言詢問道:
“與巴西帝國的戰爭遷延兩年,去年底才階段性結束,徐耀還在前線和巴西餘孽交戰。”
“按我估計,大概率就在明年了。”馮瑞科略微頷首,他覺得英國人應該不會拖延太久。
“政務院會全力配合殿下,但希望戰爭能控製在海上,並且能快速結束最好。”
張集馨看著馮瑞科的臉色,先是表了一個忠心,再提出自己的意見。
顯然前陣子馮瑞科在造船廠發的一頓火,讓這些官員也有了一絲絲的改變。
“是啊,若海軍能在海上擊敗英國人,那就能快速結束戰爭。”
葉靄亭年滿三十歲,已經蓄有胡須,比當初那話癆的樣子,穩重很多。
他作為政務院次長,主管移民部等,擔憂的說道:
“目前對新土地的移民,也消耗政府龐大的精力和資源,若再度發生數年大戰,恐移民進度將受到致命影響。”
“希望吧!”
馮瑞科對在海上戰勝英國人,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雖然東華國有先進的鐵甲艦,但是英國稱霸海上一兩百年,有數百艘軍艦;
好漢怕群狼。
他看向林鳳祥和李開芳,詢問道:“若是英國進攻,你們認為將會從哪裡開始?”
隻有對戰略有一個預估,才能從容的布局。
林鳳祥和李開芳對視一眼,都在謙讓,最後還是目前戰功最多,年齡偏大的李開芳先說:
“殿下,整個戰爭,我們需要分析英國的戰略目標。”
“若是他們想滅亡我國,那肯定是要攻下首都,隻有兩條路:
一是從虎門進入雲夢湖,越過梅嶺即可直撲長安;
二是從濟川省,通過濟水,從水路進攻。”
說到這裡,他在沙盤之上開始布局:“如此他們必須先擊敗我國的大西洋艦隊,才可能登陸作戰。”
“不管他們從哪裡登陸,都將麵臨我國的數十萬大軍,以我國陸軍戰力,恐怕僅以英國的力量,不可能達成戰略目標。”
“所以,你認為英國發動此戰,不是奔著滅國而來?”
馮瑞科聽著李開芳的分析,連連點頭,若是到了陸地上,現在的東華國不懼任何國家。
“是的,殿下!”
李開芳抱拳肯定的回答一聲,然後繼續說道:“他們恐怕最主要的目的,是想打探我國的秘密。”
說著他意味深長的看了馮瑞科一眼:“其次,是遏製我國的發展,甚至肢解我國。”
他說到這裡後,就不再說,而是望向林鳳祥,意思是讓林鳳祥來說;
不能他一個人表現,情商很高。
馮瑞科也看向林鳳祥,露出詢問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