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六分,就是整個北美洲計劃的總宗旨。
“第一個,就是墨西哥。”
目前墨西哥正在被法國進攻,要說法墨之間的矛盾,還要從二十五年前說起;
墨西哥共和國成立後,國內派係林立,動蕩不安;
自然就被列強的商人盯上,覺得是個發戰爭財的好機會。
然而,法國貨物要繳納的關稅比英國高,法國對此耿耿於懷。
比如;
一天,幾個墨西哥軍官到一家法國餐廳用餐,法國糕點師卻對墨西哥冷嘲熱諷。
幾名軍官一下子生氣了,砸壞了飯館的櫥窗和桌椅。
法國糕點師卻提出了6000墨西哥比索的賠償要求,問題是整個店都不值1000墨西哥比索,墨西哥政府自然不會付錢。
在一般人看來,這僅僅是小小的治安事件。
法國政府一看:“唉,好機會來了!”
借著這件小事情,把其他法國商人的賠償要求東拚西湊,合起來要墨西哥政府賠償60萬墨西哥比索,大約300萬法郎。
這可是一筆巨款,墨西哥肯定不會支付;
奈何弱國無外交,最後在英國人的調停下,法國提出一係列有利的貿易要求。
此貿易協議十年後,墨西哥和美國發生戰爭,期間墨西哥向法國、英國以及西班牙進行的高額借貸。
這筆巨大的借款,在戰後幾乎摧毀了墨西哥的經濟;
再加上國內印第安部落與白人之間的相互仇殺,整個墨西哥都進入了混亂的狀態。
無力還款,就要賴賬。
拿破侖三世皇帝一看,機會來了,加上馮瑞科的攛掇,以及其國內的守舊派想恢複原來的帝製國家;
法國與這些人一拍即合,聯合起來對付當權的共和派。
“殿下,目前墨西哥與法國的戰爭如火如荼,有守舊派的配合,墨西哥當局應該逃不過失敗的結局。”
趙泰來經過目前的形勢,做出推測:“他們應該是想在墨西哥建立一個,由法國人控製的帝國。”
“殿下當初慫恿法國,將墨西哥變為本土的建議,恐怕沒有被采納。”
“嗬嗬,無妨!”馮瑞科微微一笑,擺擺手:
“隻要打起來,亂起來就好;相比法國人的心思,還是存在殖民主義思想,隻是為了財富,而非土地。”
這個時代,認為本土和殖民地之間,是不具備同等地位的。
本土公民的生活,建立在對殖民地的剝削,因此不會貿然將得到的土地,升級為本土。
這是時代的局限。
以及統治階級利益的導向結果。
“墨西哥就不需要我們乾預,我估計法墨之間的戰爭,沒有五年以上,結束不了。”
這個當然不是馮瑞科的推算,而是前世曆史書上記載的,戰爭一直持續到1867年,傀儡皇帝被槍斃才結束。
眾人視線向北,看向英國的加拿大殖民地;
此地原來是法國人探索的殖民地,七年戰爭期間,法國人輸了,因此割讓給了英國人。
後來英國人和美國人戰爭的時候,劃分了如今的國界線。
趙泰來指著地圖說道:
“此地屬於英國人,目前英國人是不會放棄的,是天然的單獨一份,無需我國介入。”
馮瑞科卻若有所思,提出一個疑問:“如果我們與法國溝通,支持法國拿回加拿大,有沒有可能聯合?”
他也知道目前歐洲的列強,沒有一個願意和東華國組建聯盟,即使是普魯士和奧地利,都存在戒備。
這中間,不隻是文化方麵還有人種、宗教等等差異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