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巴黎;
皇宮之中,拿破侖三世皇帝正在和自己的外交部長溝通;
“陛下,美利堅聯盟國和華夏國,都派使者前來商議。”
拿破侖三世坐在豪華椅子上,有些慵懶的問道:
“還是讓我們進攻加拿大的事情?”
“是的!”
“嗬嗬,他們倒是異想天開,讓我法蘭西帝國去頂住英吉利的壓力,他們撿便宜。”
他不是傻子,清楚的知道這些國家的目的。
為了那雞肋的加拿大,而與英吉利開戰,傻子才會同意。
“不理他們!”
“現在不是和他們聯盟的時間,等華夏國和英吉利徹底開戰,才是我們坐收漁翁之利的時刻。”
現在就加入聯盟,他們要付出很多;
到了關鍵時刻,看兩方出的籌碼大小,才能使法蘭西的利益最大化。
就像普魯士和奧地利,現在就兩方交好,左右逢源。
“陛下英明!”
“聽說華夏國在遠東滬上租界外,示威了?”
“是的,陛下;他們應該是在抗議我們走私武器進入神州。”
“哼!”拿破侖三世冷哼一聲:
“這個國家和英吉利到處開拓殖民地不一樣,他們要的是土地。”
“神州之地的人口真是太多了,羨慕啊!”
他臉上露出向往的神情。
突然,表情轉為嚴肅,對外交部長發布命令:
“對於韃靼人還是要大力支持,隻有他們能夠拖華夏國的後腿。”
“但是也不要太過分,不然徹底得罪他們,發生戰爭,就真的要和英吉利聯合了。”
他對英吉利,還是非常厭惡的。
“明白!”
這兩人的商議,陰險的很。
知道英吉利和華夏國之間的矛盾深重,會發生大戰。
從仇恨上來說,是希望英吉利被擊敗;
但從未來的利益來說,隻有華夏國和英吉利之間,兩敗俱傷,才是法蘭西的利益所在。
目前來看;
華夏國似乎比英吉利更強,占據上風。
法蘭西現在不能下場偏幫任何一方,但是在後麵扯強的一方後腿,還是你可以的。
“控製兩方平衡,是其兩敗俱傷。”這是法蘭西的終極策略。
若是馮瑞科聽到這話,估計會破口大罵:“你個老六!”
——
1865年12月;
華夏聯邦,東華王國,首都長安;
“陛下,聯盟國向我國求助,希望我們出兵幫助。”
馬裡奧向馮瑞科躬身行禮之後,繼續說道:
“與法蘭西的外交溝通,也毫無進展。”
“他們在後麵搞小動作,不願意站隊,是要坐收漁翁之利。”
都是人精,各自的目的都心知肚明,最終還是利益問題。
“先不管他們,隻要不站在英吉利一方,就是好消息。”
“維持目前的關係即可。”
對於這種無奈的外交關係,馮瑞科也沒有辦法。
現在歐洲的那些國家,法蘭西、普魯士、奧地利都不願意和華夏聯邦徹底結盟。
都是打著坐山觀虎鬥的目的。
“需要想辦法扭轉這種外交弱勢,坐山觀虎鬥應該是我華夏國該做的事情。”
馮瑞科看著皇宮大殿中的巨大地球儀,用手一推就迅速旋轉。
“陛下,除非我們放棄向外開拓,放棄擴張;而世界剩餘的利益,這些國家去爭奪就會發生矛盾。”
馬裡奧作為一個西方人,知道西方人都是為了利益,可以從人腦子打出狗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