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北向的密西西比河的西岸,有一條東西向的河流;
叫做阿肯色河;
此河橫穿堪薩斯州、俄克拉荷馬州、阿肯色州。
ps:俄克拉荷馬州這個時間還未成立,為了便於閱讀。)
合眾國在密蘇裡州等地召集的15萬軍隊,就囤積於這條河的中上遊,與聯盟國的10萬軍隊在一個城市附近區域布防;
這個城市叫做塔爾薩城。
至於為何中下遊地區沒有布防,乃是此地區南北岸都是丘陵山脈;
以這個時代人口密度,很多道路沒有修建起來,交通不便不適合大兵團行軍。
“司令,我們若是要選擇先擊潰南麵軍隊的話,要趕到雨季之前進攻。”
周邊人見李秀成看著地圖思考,適當的提出建議。
“雨季!”
李秀成似乎抓住了什麼關鍵。
他立刻認真看向各方勢力的大致方向,突然有了想法。
水攻!
李秀成自小就聽過關二爺的故事,最著名的戰事就是水淹七軍,他急切的吩咐道:
“立刻派人調查阿肯色河的水文信息,大軍繼續啟程向南,我們繞到敵人後方!”
“是!”
騎兵大部隊繼續向南奔馳,雖然戰鬥方略還沒有徹底想好;
但他要繼續向南繞至敵後,也想試試能不能吊出密蘇裡州州城裡留守的軍隊。
數日後;
在各方的協助下,大量的阿肯色河水文信息傳遞到李秀成的手上。
其中有幾個最重要的信息:
1、阿肯色中上遊的河道又寬又淺,蜿蜒通過一個乾旱地區;
2、堪薩斯州為了灌溉大量農田,在上遊多處攔河築壩。
3、在雨季的時候,上遊大雨時會形成洪水。
“好,很好!”
李開芳看到這幾項信息,徹底確定自己該怎麼打這一場仗了。
他在離塔爾薩城200公裡的北麵,占領一個小鎮安營紮寨。
“傳令:令多明戈至上遊地區,控製所有水壩並加高,讓阿肯色河斷流。”
他信不過多明戈在戰場上的作用,但是用他們六萬人力,去攔河築壩施工還是可以的。
“傳令:令布拉克斯頓·布拉格將軍隊向塔爾薩城以南彙聚。”
書記員奮筆疾書的寫著軍令。
在他決定南下消滅合眾國這最後一支軍隊的時候;
北美總司令李開芳就授予了他節製西岸所有軍隊的權利。
“嗯……”
李秀成看到傳令兵就要拿著軍令出去,又叮囑道:
“私下裡向聯盟國司令布拉克斯頓·布拉格透露,說我的策略是等河水斷流後,與我軍前後夾擊敵軍。”
“遵命!”
他這麼做的目的,是要迷惑敵人,認為他最終的目的是南北夾擊。
而且;
他認為聯盟國軍隊中,肯定有合眾國的探子。
或者他們兩方都不希望大夏聯邦乾預進來。
這麼長時間;
這兩方合計二十多萬軍隊,都在這一片區域磨洋工。
密西西比河東岸都打出狗腦子了,這邊卻相安無事。
可見;
兩方必有媾和。
所以李秀成不止不信任孤星共和國的多明戈,也不相信聯盟國的這個司令。
連李開芳都曾在信中告誡過,布拉克斯頓·布拉格非常平庸。前文又提到)
性情急躁、缺乏謀略又優柔寡斷。
“傳令:密切留意密蘇裡州城的軍隊動向,防止敵人夾擊我軍。”
一連串的軍令布置下去,有條不紊的布局著;
他在布局一個大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