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向上遊三四公裡的地方,那裡有個宮殿叫做白金漢宮。
還有一個皇家園林——海德公園。
他向上遊來威脅白金漢宮的目的,乃是圍魏救趙之策;
拖住盎撒人主力,為第2軍搬空博物館爭取充足的時間。
一刻鐘之後;
林啟榮率領16艘排水量萬噸以下的戰艦和數十艘炮艦,來到白金漢宮所在的河段。
河岸邊有一座百米高的鐘樓,樓頂的鐘直徑都有7米。
“林司令,你看那個鐘!”一個士兵指向那個大樓。
這種哥特式的建築,對於這些習慣了華夏傳統建築的普通士兵來說,還是第一次見。
那正是1859年建成的大本鐘。
“豁,給我來上一炮,留個紀念。”林啟榮這會兒非常有興致;
到一個地方旅遊;
不留下“xxx到此一遊”的字跡,都枉來一趟。
“轟!”
一發炮彈,準確命中大本鐘的中上部,炸出一大個窟窿。
“注意點啊,彆給轟塌咯!”林啟榮真擔心給給炸倒了。
若是倒了,盎撒人直接全部重建,那怎麼留下曆史印記。
本來很簡單的一炮,使得大鐘的指針直接開始反向轉動;
似乎象征著盎撒帝國的發展停滯,將要開始走下坡路。
這一炮打出的時候;
在白金漢宮周圍,已經聚集數萬軍隊,將這個王宮守衛的密不透風;
有陸軍、有警察、還有一些持槍的平民百姓,亂哄哄的一片。
而坦普爾派出的使者正準備出發呢。
“首相,敵人開炮擊中大本鐘,這是在向我們挑釁,我們要還擊嗎?”
一個陸軍將軍看到這一幕,牙呲欲裂,作為軍人,這是極大的恥辱。
“不,他們隻開了一炮就停止,沒有繼續炮擊大本鐘下麵的議會大樓;
這是他們釋放的一個信號,先不能激怒他們,我親自去談判!”
坦普爾這個大聰明;
認為這一炮是提醒、是威脅、是逼迫議和。
他這完全是用政治人的思維,來看待這個事件。
不過;
他猜對了。
林啟榮這一炮除了個人愛好,更重要的目的,是完成馮瑞科的密旨任務。
“林司令,河岸邊有人打出旗幟,說是要緊急議和。”
這艘戰艦的艦長,一直在警惕周圍的敵情;
擔心敵人用陸軍火炮進攻。
若真是魚死網破、互相開炮,雙方都沒有好果子吃,隻會兩敗俱傷。
“好,讓他們過來吧!”
林啟榮通過望遠鏡,看著岸邊那一隊穿著燕尾服的洋人,心道:
“還算上道!”
大夏皇帝馮瑞科給他的密旨裡麵,慎重交代過此行倫敦的主要目的:
耀武揚威。
到白金漢宮之外放一放煙花,展現一下華夏民族的技藝、武力。
讓盎撒帝國知道,大夏帝國有直接襲擊他們本土的能力;
不要再自大;
不要再惹大夏帝國不高興;
不要再乾預大夏帝國的任何開疆拓土。
“盎撒帝國首相,亨利·約翰·坦普爾,見過尊貴的東方將軍。”
坦普爾被人抬上軍艦後,氣喘籲籲的對林啟榮問候。
林啟榮看著這個蒼老的樣子,感覺自己打個噴嚏都能把他嚇死。
他也禮貌的用華夏禮儀還禮:“首相閣下,你這身體好保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