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大漢人軍閥勢力,不推翻辮子朝,而是選擇維護其統治;
有幾個原因;
其一,利益綁定,與辮子朝廷是共生關係;
他們通過鎮壓太平天國,獲得封爵授官,依附於辮子朝的官僚體係;
朝廷在,他們的權力才合法!
剪掉辮子,等於自我否定權力來源。
其二,忠君觀念的桎梏;
儒家倫理主導之下,科舉出身的他們,其思想根植於“忠君衛道”傳統。
曾國藩《討粵匪檄》明確以“扞衛名教”為號召,將太平天國視為“大逆不道”。
他剿滅“發匪”,那自己就是官,自然不能做“匪”。
其三,軍閥間的相互牽製;
湘軍、淮軍、楚軍彼此競爭朝廷的軍費、器械等資源,矛盾頻發、派係對立。
辮子朝廷也采用分化策略,通過“以淮製湘”、“以湘製楚”等手段平衡各派。
如;
這些年李鴻章能做到直隸總督兼任北洋大臣,就是辮子朝刻意扶持淮軍,削弱湘軍勢力;
又如;
左宗棠的楚軍,被“江劉係”湘軍堵在嘉峪關、玉門關之外。
而數十年後;
淮軍演變為北洋軍,北洋的繼任者袁大頭在南方革命者奪取半壁江山後,才給了清廷致命一擊。
正如梁啟超所言:“彼輩可做補天之手,卻無換天之膽”。
這個世界;
左宗棠也是做了很多年的心理鬥爭;
加之有牛逼的女婿可以平推其它軍閥,以及幫助自己親外孫的情況下,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他所說的傳檄而定,就是隻要他一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改天換日;
兵峰直指之下,其它那些軍閥自然會審時度勢,做出明智的選擇。
“好的,外公。”
馮衍華點點頭,現在辮子朝的局勢,外公已經給他講解過很多遍。
他自己也明白。
在那強悍的父親幫助下,取締是必然的,他隻是見證這個過程的長短而已。
——
嘉峪關外;
劉錦棠率領著三萬軍隊,已經離關口不遠。
身後的那黃土玉門關,本已是閒置多年,隻有幾座烽火台和少量兵力;
大軍一到;
就已經兵去樓空!
“劉將軍,關內守將乃是新任陝甘總督劉長佑的祖叔劉坤一,和江氏老五江忠淑。”
滿臉大胡子的徐占彪統領一個師,先一步到來,已經打探了關內,甚至是甘省的情況。
“其率領10營一營500人)湘軍駐守嘉峪關。”
劉坤一;
這個另一個世界的曆史名臣,目前四十多歲,輩分卻比快六十歲的陝甘總督劉長佑要高出一輩兒。
江忠淑;
乃湘軍最早創始人之一,江忠源的五弟,也是江氏將門五兄弟中,唯一幸存者。
江氏乃是“江劉係”湘軍的重要派係!
說起來;
辮子朝調兵配置還挺有趣。
江忠源在蓑衣渡伏擊太平軍,讓太平軍南王馮雲山出師未捷身先死;
此戰是湘軍的首勝。
而江家另外幾兄弟,都是死在與太平天國作戰的戰場之上。
所以江家和馮家;
乃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關外的左宗棠,與馮家結親;那關內就用馮家的仇人帶兵守衛,算盤打的叮當響。
雖然現在“江劉係”湘軍,占主導權的是劉家,但蓑衣渡之戰,當時劉長佑擔任江忠源副手。
也算是馮家的敵人。
劉錦棠看著那破敗不堪的嘉峪關,嘴角露出輕蔑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