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年初;
帝都長安城;
三軍總司令部的一間會議室中,馮瑞科和李開芳正在盤算家底。
六十八歲的李開芳,已經須發皆白,身體倒是還很健碩;
當初北美戰事結束後,他因為一身病痛,就想頤養天年。
但大夏帝國缺這種經驗豐富的老將,馮瑞科需要他。
所以想辦法治好了他的暗傷。
後又去歐洲見識了當初德意誌帝國和法蘭西帝國的戰爭;
現在擔任海陸空三軍總司令!
“陛下,南美本土地區有11個軍級編製,33萬大軍;由劉麗川統率,可作為其它三大戰區的兵力補充。”
他將目前所有陸軍駐紮情況,詳細的記錄在一份文件裡:
“大夏帝國目前擁有現役陸軍46個軍,加之中亞三個汗國軍,合計147萬大軍,請陛下過目!”
1880年前後,大夏帝國陸軍
“呈上來!”
馮瑞科知道這幾年擴軍比較多,從原來的不足百萬軍隊,到現在約150萬陸軍。
擴軍幅度有點大!
他看著陸軍的軍費預估,每年超五億華元,感歎道:
“陸軍每年的軍費支出還真不低啊!”
但是;
國土麵積廣闊,然後又可能發生大戰,也隻能堅持一些年;
大戰之後再來裁軍。
“若是大戰,擴軍能力如何?”
李開芳作為三軍總司令,也是知道歐洲各國的情況;
局勢越來越緊張。
特彆是在東華王國門口的加勒比群島,那裡是盎撒帝國的大西洋海軍基地。
他們軍艦越來越多,行為也越來越過分!
比如,開始向加勒比海海域航行試探。
要知道;
加勒比海是被大夏帝國視為內海的,由於加勒比群島大多數島嶼,在英法手上;
以前一直沒有徹底撕破臉。
島嶼大多還屬於英法。
恐怕此,地將是未來兩國海戰的一個主戰場。
李開芳對於這些數據,爛熟於心:
“回稟陛下,各地義務兵預備役約一百多萬,並且每年以十五萬遞增。”
帝國實行義務兵製,還是當初北美戰爭完畢之後;
國內無大戰,才開始實施。
到如今,不到十年!
“28周歲以上,40周歲以下退伍老兵約百餘萬,每年正常有現役數量的十分之一退伍。”
現在是義務兵製度的初級階段,每年規定限製義務兵的數量;
如今;
每年約有百分之十的士兵轉為預備役,百分之十的老兵退伍;
也招募同等數量的新兵入伍。
如此,方能保證整個軍隊的戰鬥實力不被影響。
“應對目前的局勢,完全夠了!”
老兵、預備役、加上現役,有近四百萬經過嚴格軍事訓練的適齡男子。
時間越往後;
大夏帝國的實力隻會更強!
40周歲以下的預備役數量,巔峰時期將達到300萬。
40周歲以下的退役老兵數量,巔峰時期也將達180萬。
巔峰時期,嚴格軍事訓練的適齡男子達到五百萬以上。
當然;
以大夏帝國的人口數量,戰時能動員的軍隊數量,遠不止於此。
“戰爭的關鍵,還是在於海軍,隻要海軍戰勝敵人,陸軍隻是用來逼迫他們投降而已!”
他已經與李開芳,和總司令部的參謀們,數次模擬作戰方略。
第一步,肯定是海軍作戰,消滅敵人的海上力量。
第二步,再登陸敵人的本土,以及海外殖民地,逼迫其投降、割地、賠款。
有可能;
第一步打完,敵人就識趣投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