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匈帝國軍隊數量如下:
直屬中央政府,由皇帝統帥,的主力部隊約30萬。
奧地利地方軍約5萬;
匈牙利地方軍約10萬。
組成非常複雜,導致軍隊不能凝聚成一股繩。
奧匈帝國
匈牙利;
自從被吞並後,就陷入了強權統治之中,他們在奧地利人統治下;
人權地位低下,受到歧視,兩族人民之間的矛盾激烈,幾乎不可調和。
匈牙利人數次揭竿而起,公然反對奧地利的殘暴統治,都被鎮壓下去。
為了解決這個隱患;
奧地利統治階層找到匈牙利貴族,希望通過談判、提高匈牙利人地位,以安撫他們的情緒,避免再次爆發大規模的起義。
匈牙利貴族抓住機會,提出建設“二元帝國”的要求。
所謂的二元帝國;
就是在同一個君主的統治之下,衍生出兩個國家的治理模式。
兩國之間擁有高度的自治權,連軍隊都能有一部分地方軍。
此時的奧地利,已經不再擁有大量德意誌人作為倚仗,隻能同意。
就這樣;
奧匈帝國成立,匈牙利隻在名義上接受皇帝的統治。
但對於匈牙利人來說,這是一場失敗的革命、沒有徹底獨立,民族情緒依然高漲。
但也比以前好太多,雙方勉強能接受。
隻可惜;
奧匈帝國“好了傷疤就忘了疼”,又繼續擴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擴張的地方是黑塞地區,在第十次俄土戰爭中,他們獲取了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的管理權;
但是新土地拿下之後,匈牙利沒有跟著占到好處;
這還是不平等嘛!
於是,在德意誌的策反之下,匈牙利軍隊率先反水;
南麵的波斯尼亞、波黑、塞爾維亞等地區也趁機發動起義。
奧匈帝國這點軍隊,四麵楚歌、疲於奔命,所以才被血王子卡爾三個月就擊潰。
“好的,卡爾叔父!”
維克多畢竟還年幼,對這個鐵麵元帥叔父,還是比較畏懼的。
卡爾血王子簽下一份命令,遞過去,嘴上說道:
“現在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地已經理順,通知大軍,明日司令部遷至匈牙利!”
他率領的大軍;
一路從薩克森王國南下,直奔捷克地區,一百公裡就是奧匈帝國北方重城布拉格;
另一路由他親自統帥,從巴伐利亞王國東進兩百公裡就是維也納城;
再東進八十公裡,就是斯洛伐克地區。
再往南一百多公裡,就是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
區位圖
戰爭能這麼快結束;
也是因為距離太近,這點路程根本消耗不了多少時間。
“是!”
卡爾要在匈牙利,開始實行他在大夏帝國學到的民族同化政策;
奧匈帝國的前車之鑒,他不會重蹈覆轍。
……
喜歡南美:我有傳送陣要移民一個億請大家收藏:()南美:我有傳送陣要移民一個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