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懷國看到父親麵朝自己,神情立馬變得激動起來,跟著行進的速度也開始加快。
畢竟隻有一歲半,腳步一快就出現搖晃的情況,張元林眼疾手快,及時的向前兩步抱住了險些摔跤的兒子。
“爸爸!”
小張懷國渾然不覺自己剛才差點摔倒,隻是專心的看向父親張元林,發出了奶裡奶氣的聲音。
當時張元林還為自己初為人父而忐忑不已,畢竟是頭一回當爸,沒這方麵的經驗。
於是張元林又在每天到靜止世界裡的日常學習中加入了大量的育兒知識,除了基本的科學飲食安排和發育情況的觀察,還有很多教育的內容。
但不管是針對多少歲學齡的育兒知識,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做父母的必須言傳身教,因為父母永遠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張元林很認可這句話,所以他十分認真的付諸行動,手把手的教導兒子在正確的年紀去做正確的事情。
當然了,張元林這麼做也離不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是全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想法。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張元林很清楚自己靠著靜止世界的輔助,將來的成就根本不可能被超越,甚至會很輕鬆改變未來的世界財富格局。
再厲害的商人,再聰明的頭腦,在張元林的上帝視角之下都是浮雲,一個生活在五六十年代卻知曉二十一世紀所有最先進的高科技的人,光靠這一點就足以躺著收割所有國家。
無論是貧窮的還是富有的國家,在張元林眼裡都是一茬茬綠油油的韭菜,永遠保持領先就意味著擁有絕對的定價權,這樣搞錢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
所以說張元林不指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超越自己,他隻希望孩子們能有資格接班繼承,不要當敗家子,當廢柴,更不能成為人人唾罵的混球。
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財富越多同樣如此,最起碼自己的孩子要分得清什麼是對錯,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就算是要敗家也得是細水長流,混個十幾代人再說,興許這期間會有靠譜的後代出現救一波續命。
有的時候張元林也會感慨自己是不是想的太多太早了,畢竟孩子才一歲多,連話都講不利索,可轉念一想,教育就是要從娃娃抓起的,真等出了問題再糾正就麻煩了。
教育可不是玩遊戲,一個號養廢了是可以重新創建新的,但是你刪不了老號啊!
帶著這份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世界的責任心,張元林有充足的理由認真對待。
抱著兒子來到客廳,張元林拿出幾顆玻璃球,為兒子秀了一把手速魔術。
一會兒消失一會兒出現,一會兒兩個變三個,三個變五個,把兒子逗的眼神發亮,忍不住的想撲上來找玻璃球。
不光是兒子看的興奮不已,邊上的秦淮茹和一大媽還有何雨水也是瞪大了眼睛,顯然她們沒見過這種把戲。
“老公,你這是哪裡學來的,我從來沒見你耍過。”
得虧這是個兒子,如果是女兒話,秦淮茹鐵定要吃醋了。
張元林聞言動作一頓,然後立馬想到了一個不會被質疑的合理解釋。
“咳咳,這是我跟著領導從一個外國人那邊學來的,說是叫魔術,但其實就是比誰的手最快,正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大概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