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家,二樓書房。
此時的婁半城正在看報紙,他瞪大了眼睛,從上到下,翻來覆去的查找,不敢有絲毫的疏漏,但就是沒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
從車站回來以後,婁半城就馬不停蹄的回了家,並且讓人送來四九城幾個報社的報紙,希望能看到和婁家有關的消息。
但可惜的是,婁半城想多了,這幾家報社的報紙上都有大篇幅關於大部隊出發上山下鄉的報道,卻沒有一丁點婁家的影子。
麵對這個結果,婁半城深吸一口氣,試圖平複個人的情緒,然而下一秒卻突然暴躁起來,把手裡的報紙揉成了團扔了出去。
這個時候,婁母端著茶水和點心送來,恰好看到了婁半城生氣惱火的畫麵。
“哎呀,先彆看了,休息會兒吧,嘗嘗我剛做的點心。”
“要我說啊,不管咱們這兒怎麼樣,至少我們的兒子們在香江那邊算是站穩了腳跟,這樣就多了條路走,你就彆太操心這裡了。”
說著,婁母把托盤放在婁半城的麵前,接著轉身去撿地上被揉成團的報紙。
彆看婁母跟著婁半城過了大半輩子錦衣玉食的生活,但實際上她也是普通人家出身,沒那麼嬌生慣養,當時婁半城就是看重她這一點才娶的。
眼下恰好到了婁家遇到麻煩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婁母沒有因此產生太大的情緒變化,反倒是婁半城忐忑不安,生怕這好日子沒了。
“兒子們打拚出來的成果是他們的,這裡的一切是我們婁家幾代人努力的結果,怎麼可能說不要就不要,若非萬不得已,我是怎麼都不可能放棄的。”
“嗯,你的手藝還是這麼好,比那些廚子做的細膩多了,我喜歡吃。”
婁半城一邊吃著,一邊轉頭看向自己夫人,微笑著評價了起來。
對此婁母也隻是輕輕一笑,說道:
“那是,再好的廚子也不如我了解你的口味。”
“現在情緒好多了吧,說說現在是什麼情況,這次大部隊出發,我們婁家也幫了不少忙的,報紙上一點都沒有報道?”
婁半城聞言歎了口氣,點頭說道:
“嗯,幾家報社的報紙都對這次大部隊出征上山下鄉做了大篇幅的報道,可是關於我們婁家的內容一點都沒有。”
“當時新任的大領導專門找過我,說希望我們婁家能多多支持這次行動,這麼多對我們會有好處,可目前看來,也許我們花的錢要打水漂。”
婁母聽後眉頭微微皺起,隨後想起什麼來,安慰道:
“也許是效果還沒有凸顯出來,畢竟這次的行動是上頭直接下達的命令,我們是商人,個人利益肯定比不上國家利益,耐心等等吧,或許後麵會有好消息傳來的。”
“再說了,這件事情我們也和張元林聊過,他和新任大領導的想法是一樣的,認為我們主動為這次行動提供幫助是好事,肯定是利大於弊。”
“新任大領導在接班之前和我們走的也很近,張元林更是我們十分信任的年輕人,他們不至於合起夥來忽悠我們,騙我們的錢。”
“還有啊,張元林臨走前交代過我們,要多幫助那些跟著他出去的家庭,這事兒可千萬彆忘了。”
聽到這裡,婁半城放下點心,認真點頭說道:
“我知道的,張元林提醒過我,說上頭的命令和決策難以改變,個人參與也影響不了什麼,未來會怎麼樣沒人能預想得到,但是可以想個彆的法子來自保,我們與其花錢送給上頭,不如多花錢照顧好下麵的老百姓,將來萬一有什麼事情,能幫我們的,願意幫我們的人裡肯定有他們。”
婁母聽後露出了讚同的表情,說道:
“嗯,以前的史書總說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們不求得天下,但求自保,張元林確實是替我們認真考慮了的,也許他這麼做也是在幫我們,畢竟我們很難接觸到實實在在的老百姓。”
婁半城聞言再次用力點了點頭,說道:
“說的不錯,張元林是個好小夥,每每提起他我就覺得可惜,又聰明又有能力,要是他能做我們婁家的姑爺就好嘍!”
婁母聽後搖著頭笑道:
“怎麼可能這世上的便宜全被我們婁家給占了呢?最起碼我們發現了這塊金子,他也願意和我們家親近,這就是很好的結果了。”
這時婁半城吃掉夫人給自己做的點心,然後起身說道:
“走吧,咱們一起去拜訪這些家庭,看看他們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張元林還提醒過我,說幫要幫到點子上,不能一股腦的隨便給,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咱們是去幫忙的,可不能壞了彆人的生活節奏和習慣。”
婁母應了一聲,轉身喊來家裡的傭人收拾餐具和廚房,自己和婁半城一起上樓換了身普通些的衣服。
畢竟是去普通人家做客,穿的太花裡胡哨會讓人不自在,而且也容易出事兒。
路上,婁半城夫妻倆一邊討論一邊回憶張元林交代的種種細節,已然把照顧這些老百姓的事情放在了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