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開始對涇陽各個位置進行視察工作,先去了涇陽縣令府,沒有通報周啟文,掏了令牌問了問周啟文的去向,得知周啟文在議事廳,便閒庭信步朝議事廳走去。
周啟文此時在涇陽縣地圖上跟縣衙裡的縣丞主簿比劃,門被推開,見是李承乾,眾人急忙站起身朝李承乾施禮。
“王爺。”
李承乾擺了擺手。
“你們談事,我在一旁聽。”
“諾!”
幾人聽完,又開始對地圖進行比劃。
坐在一邊喝茶的曲昌文站起身來到李承乾身旁,用自己的袖袍擦了擦椅子。
“嘿嘿,少爺,請坐。”
李承乾坐下。
“你挺悠閒啊。”
“少爺說笑了,您說的,涇陽縣內政,屬下不能摻和。”
“你的工作安排好了?”
“早就搞好了,這點小事勞煩不了少爺您關心。”
“那就好,這幾日我就要回長安了,這裡就交給你了看管了。”
“諾!屬下保證完成任務。”
周發把討論的結果拿到李承乾麵前。
“少爺,望您指導一下。”
李承乾擺手拒絕。
“涇陽內政全由你自己決定,無過不見真章,這也是鍛煉你的機會。”
“諾!”
“我要回長安了,涇陽就交給你了,莫要讓我失望。”
周發聞言急忙跪拜。
“啟文落涇陽春秋四載,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得一異姓胞弟已是福德,又幸得王爺垂青,啟文方有今日之位,每念及此,感恩涕零,定當肝腦塗地,不負王爺知遇之厚恩。”
李承乾捂著腦袋頭疼站起身。
“行了行了,一陣文言文聽得我頭疼,不是我給你的權力,也不是皇帝給你這個權力,這個權利是百姓給你的,百姓養了朝廷,懂?”
“啟文謹記少爺教誨。”
李承乾朝著門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