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隆十八年六月二十二,陝西大地烽火連天。
燎原軍林淵部如狂飆突進,西安府、鳳翔府、漢中府相繼落入其手,僅餘長安城這顆重鎮尚在對峙之中。
而延安府、慶陽府、平涼府、鞏昌府、臨洮府這五府,在燎原軍的兵鋒之下,也搖搖欲墜。
自那日與林淵在有間茶樓雅間會麵後,楊千楊三爺便時刻關注著燎原軍的動向。
沒過多久,便傳來林淵部下順利拿下鳳翔府與漢中府的消息。
三爺得知後,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欣慰,“林淵這小子,果然有些手段。”
三爺深知時機已到,立刻招來楊家在五府的得力親信。
在楊家商號位於西安府的秘密據點內,氣氛嚴肅而緊張。
三爺端坐在主位上,目光掃過眾人,緩緩說道:“如今燎原軍勢如破竹,拿下鳳翔、漢中二府。
我楊家既已答應全力協助,現在便是履行承諾之時。
你們即刻返回各自所在的府縣,傳達我的命令,讓五府各地官員開城投降,記住,這不僅僅是我的命令,同時也是秦王的命令!不過彆讓他們彆聲張!”
楊家在各地經營多年,勢力盤根錯節。這些親信領命後,星夜兼程趕回各自駐地。
在慶陽府,楊家的親信馬福來到慶陽府太守府。太守陳正風正在書房中焦慮地踱步,麵對如今的局勢,他早已是熱鍋上的螞蟻
。馬福見到陳正風後,開門見山:“陳大人,三爺有令,如今燎原軍大勢所趨,望大人順應時勢,開城投降,以免生靈塗炭。”
陳正風眉頭緊皺,“馬福啊,開城投降談何容易,朝廷那邊……”馬福打斷他的話:“陳大人,朝廷遠在天邊,如今陝西大半已歸燎原軍。三爺也不會讓大人難做,投降之後,大人的身家性命和前程,楊家自會周旋。”
陳正風思索良久,終於長歎一聲,“罷了罷了,就依三爺所言。”
與此同時,在平涼府,楊家管事劉成也在與平涼府參將李虎商議。李虎本是個粗人,性格直爽,劉成說明來意後,他大手一揮,“三爺的話我信得過!不就是投降嘛,我這就去安排。”
而在鞏昌府,情況卻有些複雜。
鞏昌府知府趙德榮是個頑固派,對朝廷忠心耿耿。楊家的人多次勸說,都被他嚴詞拒絕。
三爺得知後,略一思索,吩咐道:“去找鞏昌府的富商王財,讓他出麵施壓。”
王財在鞏昌府頗有影響力,與楊家也有諸多生意往來。
王財找到趙德榮,軟硬兼施:“趙大人,如今外麵局勢如何你也清楚。
若不開城投降,一旦燎原軍攻城,鞏昌府生靈塗炭不說,大人您的家人恐怕也……”趙德榮權衡再三,最終無奈點頭。
在臨洮府,楊家的力量同樣發揮了作用。當地的楊家子弟聯合江湖豪傑,向臨洮府官員施壓,使得臨洮府也決定開城投降。
至於延安府,楊家安排了一位智謀之士張鬆前去遊說
張鬆見到延安府的官員後,詳細分析了當前局勢:“諸位大人,燎原軍如今勢不可擋,與其負隅頑抗,不如順應潮流。
投降之後,不僅能保一方平安,各位大人也能在新朝有立足之地。”
延安府的官員們經過一番激烈討論,最終也選擇了投降。
隨著五府紛紛開城投降,黑金燎原龍旗在五府七十餘座縣城的城頭高高飄揚。
這些縣城各具特色,比如慶陽府的清風縣,縣城依傍青山,一條清澈的河流穿城而過,百姓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如今龍旗升起,百姓們雖有些惶恐,但更多的是對未來安穩生活的期待。
又如平涼府的磐石縣,縣城城牆堅固,素有“磐石之城”的美譽。
以往是抵禦外敵的重要防線,如今卻迎來了新的主人。
參將李虎帶領士兵們整齊排列,迎接燎原軍的入駐。
鞏昌府的富源縣城,因當地礦產豐富而得名。
開城投降後,燎原軍迅速穩定秩序,安撫百姓,同時與當地的礦主們協商合作,保障礦產的正常開采。
臨洮府的翠柳縣,縣城內外遍植翠柳,風景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