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寧元年十月初九
京城之中,秋意正濃,金黃的銀杏葉隨風飄落,為這座繁華的都城增添了幾分詩意。
楊逸府邸的朱紅色大門緩緩推開,下朝歸來的楊逸身著朝服,神色從容地邁進正堂。
剛一踏入,他便瞧見自己的父親楊千正端坐於主位之上,悠然地品著香茗。
楊逸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趕忙快步上前,恭敬行禮,滿臉笑意地說道:“父親,您何時來到京城的?
怎麼也不提前捎個信兒,好讓孩兒出城恭迎,儘儘這為人子的孝道。”
楊千輕輕擺了擺手,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說道:“都是自家骨肉,不必如此拘禮。
為父此番前來,是有一件緊要之事,需我兒即刻去辦。”
楊逸聽聞,不敢有絲毫懈怠,不假思索地應道:“父親但說無妨,隻要是兒子力所能及之事,必定全力以赴,絕無二話。”
楊千微微點頭,神色變得嚴肅起來,緩緩說道:“你即刻改名。
如今你二伯被陛下尊為秦高祖,你這名字雖說隻是同音不同字,
可終究還是有所避諱。依為父看來,還是改了為好。嗯……改為楊平如何?”
楊逸略作思索,便明白父親的顧慮,當下毫不猶豫地點點頭,應道:“一切聽從父親安排。”
……
次日,天色未明,京城的皇宮便已燈火通明。
乾陽殿內,金碧輝煌,昭寧帝楊起高坐於龍椅之上,威嚴莊重。殿下,文武百官身著朝服,整齊排列,神色恭敬。
待眾人行禮完畢,楊起目光威嚴地掃視群臣,緩緩開口道:“朕登基以來,承蒙諸位愛卿輔佐,方能穩坐這江山社稷。今日朝堂,朕欲論功行賞,以彰諸位愛卿之功。”
群臣聽聞,紛紛謝恩。
楊起目光落在楊千身上,麵帶微笑道:“皇叔楊千,德高望重,一心為國,多年來為朝廷出謀劃策,功績卓著。
朕今封皇叔為燕王,世襲罔替,賜封地千裡,望皇叔今後繼續為我大秦江山儘心儘力。”
楊千趕忙行禮謝恩,聲音洪亮地說道:“陛下聖恩,臣定當肝腦塗地,不負陛下厚望!”
接著,楊起又看向楊秋,說道:“皇叔楊秋,武藝高強,數次為朕平定叛亂,保我大秦安寧。
朕封皇叔為魏王,世襲罔替,封地千裡賞黃金萬兩,綢緞千匹。望皇叔繼續為朕守護這大好河山。”
楊秋激動不已,伏地叩首道:“陛下隆恩,老臣必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隨後,楊起又對其他有功之臣如牛繼宗、趙昀、馮唐、林淵等等一一進行封賞。
有的晉升官職,有的賜予良田美宅,整個朝堂沉浸在一片榮耀與感恩的氛圍之中。
隨後,楊起目光炯炯,繼續掃視朝堂,聲音清晰而洪亮地說道:“龐通接旨!”
位列朝臣之中的龐通趕忙出列,躬身行禮,神情恭敬。楊起麵容帶著幾分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