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寧二年九月十三
曾經輝煌一時、門庭若市的慈寧宮,如今有的隻是冷清與孤寂,慈寧宮也易名大慶宮。
往昔的繁華好似一場縹緲的夢,隨著朝代更迭,煙消雲散。
如今,天下已為楊起所坐擁,內宮眾人皆忙著巴結當今炙手可熱的梅太後,又有誰會再去留意這位前朝徐太後呢?
大慶宮內,氣氛壓抑而沉悶。
一身素衣的劉皇後靜靜地站在徐太後身側,她的眼神中透著幾分無奈與落寞,
更多的卻是複雜難辨的情緒。對麵之人是她的侄女,陳可卿身姿嫋嫋地站著,神色略顯拘謹。
徐太後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笑,冷冷開口:“老太婆參見大秦端寧皇後娘娘!娘娘萬福金安!”
這一聲稱呼,帶著濃濃的譏諷意味,在空曠的宮殿內回蕩。
陳可卿聞言,趕忙雙膝跪地,臉上滿是惶恐:“還請皇祖母不要取笑孫女!”她的聲音輕柔,帶著一絲哀求。
“嗬嗬嗬嗬!真是好笑至極,陳可卿!你配姓陳麼?”徐太後冷笑連連,眼中滿是憤懣,“你二叔待他楊起不薄,傾儘心力扶持,結果呢?
他楊起太貪心了,狼子野心,竟篡奪了這天下!還美其名曰禪讓!哼!”說到此處,徐太後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痛苦與不甘。
突然,徐太後像是想起了什麼至關重要的事,目光灼灼地盯著陳可卿,質問道:“我問你,他楊起有沒有立景兒為太子?”
陳可卿跪在地上,身子微微顫抖,輕輕搖了搖頭,聲音低如蚊呐:“沒有!”
徐太後眉頭緊皺,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狠厲:“我不管你用什麼法子,必須讓景兒成為太子!
景兒這孩子聰明伶俐,又身具陳楊兩家的血脈,還是楊起的嫡長子,他生來就該是這世上最尊貴的人。
我老太婆這麼說,也是為你好。隻有景兒成為太子,
日後登上皇位,你的地位才能穩如泰山!好了,可卿你起來吧!”
陳可卿緩緩站起身,心中五味雜陳。
這時,一直沉默的劉皇後,作為可卿的親姨母,緩緩向前走了兩步,目光中滿是慈愛與憂慮:“可卿,你也彆怪我們如此逼迫你!
如今瑀兒是陳家唯一的男丁,我們不敢也不能讓他卷入這朝堂的紛爭之中。
讓他做個富家子弟,平平安安地活著,便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所以,隻有讓景兒成為太子,以後君臨天下,才不會對瑀兒這個舅舅有加害之心啊!”
陳可卿微微點頭,神色凝重:“姨母,可卿明白。隻是此事重大,容我從長計議。
景兒雖為嫡長子,但宮中局勢複雜,楊起心思難測,想要讓景兒順利成為太子,並非易事。”
徐太後哼了一聲:“哼!有什麼難的?你貴為皇後,掌管後宮,有的是機會。
楊起對你也算寵愛,你隻需找準時機,在他耳邊多吹吹風。”
陳可卿麵露難色:“皇祖母,楊起生性多疑,如今朝堂之上各方勢力錯綜複雜,
稍有不慎,便會惹來大禍。況且,宮中還有梅太後……”
劉皇後輕輕握住陳可卿的手,語重心長地說:“可卿,我們都知道此事艱難,但為了陳家,為了瑀兒,你必須儘力而為。
梅太後那邊,你也需小心應對,不可與她正麵衝突。
能拉攏便拉攏,實在不行,也絕不能讓她抓住把柄。”
陳可卿深吸一口氣,堅定地說:“姨母放心,可卿明白其中厲害。
今日之事,我絕不會向外人提起半個字!
隻是,還望皇祖母和姨母日後也莫要再提,以免隔牆有耳,徒生變故!”
徐太後微微頷首:“你心裡有數便好!
這內宮之中,處處都是眼線,我們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舉動都要萬分謹慎。”
劉皇後輕輕拍了拍陳可卿的手:“可卿,你自小就聰明懂事,姨母相信你一定能辦好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