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天剛破曉,晨霧還未完全散去,皇宮便已在一片靜謐中蘇醒。
今日,乃是大秦鼎盛皇帝楊起於宮中進行齋戒之日,以表對天地和祖先的敬畏。
這一傳統在大秦由來已久,自開國以來,每至年初,皇帝都會通過齋戒祈福之禮,祈求新的一年裡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楊起早早便從睡夢中醒來,神情莊重而肅穆。他坐在梳妝台前,由宮女們小心侍奉著換上一身素服。
素服以白色為主調,沒有過多的裝飾,僅在領口和袖口處繡著淡淡的雲紋,更顯簡潔樸素。
“陛下,這素服穿在您身上,更添了幾分威嚴!”四十一二的李尚衣輕聲說道,雖然已經不算年輕,但依舊風韻猶存。
楊起微微點頭,目光堅定:“朕身著此服,便是要時刻提醒自己心懷敬畏,不可懈怠國事!”
穿戴整齊後,楊起在一眾太監宮女的簇擁下,緩緩朝著奉天殿走去。
奉天殿是皇宮中最為重要的宮殿之一,此時殿門大開,殿內香煙嫋嫋,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檀香味。
殿中擺放著一張巨大的案幾,案上整齊地擺放著道經、香爐和供品。
楊起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殿內,在案幾前站定。此時,欽天監齊監正快步上前,恭敬地說道:“陛下,吉時已到!”
楊起微微頷首,然後在蒲團上打坐,他雙手輕輕拿起案上的道經,翻開第一頁,開始誦念起來。
他的聲音低沉而清晰,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一種神聖的力量,在殿內回蕩。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楊起的聲音平穩而有力,一字一句,都飽含著對天地大道的虔誠與敬畏。
在他誦經的過程中,殿內的眾人都靜靜地站立一旁,大氣都不敢出。隻有那輕輕的誦經聲和香爐中嫋嫋升起的香煙,仿佛將眾人帶入了一個超脫塵世的境界。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楊起誦念完一卷道經,微微閉上雙眼,開始沉思冥想。他的腦海中浮現出大秦的山川大地、百姓的生活百態,心中默默祈禱著新的一年裡大秦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
這時,內閣大臣史鼎輕聲走上前來,輕聲說道:“陛下,您已誦經許久,可要稍作歇息?”
楊起緩緩睜開雙眼,搖了搖頭:“朕身為一國之君,當為天下百姓祈福,這點辛苦算不得什麼!”
說罷,他又拿起另一卷道經,繼續誦念起來。這一次,他的聲音更加堅定,仿佛將自己全部的信念和祈願都融入了這經文之中。
時間在誦經聲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覺已至正午。
楊起終於誦念完最後一卷道經,他緩緩站起身來,雙手向後擺袖,對著天地和祖先的牌位深深鞠了一禮。
“朕誠心祈求天地庇佑,願我大秦江山永固,百姓安康!”楊起的聲音回蕩在奉天殿內,充滿了堅定和決心。
隨後,他轉身看向一旁的大臣們,說道:“今日之齋戒祈福,乃是朕對天地和祖先的一份敬意。朕希望諸位愛卿也能心懷百姓,兢兢業業,共同為我大秦的繁榮昌盛而努力!”
大臣們紛紛跪地,齊聲說道:“臣等定當謹遵陛下教誨,儘心竭力,輔佐陛下治理天下!”
楊起滿意地點了點頭,“眾卿家免禮!”
眾大臣謝恩後,各自起身,楊起示意旁邊的戴權,後者會意,“眾臣退下,聖駕回宮!”然後,楊起在眾人的簇擁下,緩緩離開了奉天殿。
此時,陽光灑在宮殿的琉璃瓦上,閃耀著金色的光芒,仿佛預示著大秦新的一年將迎來一片光明與希望。
………
正月初八清晨,天色尚未完全明亮,厚重的夜幕仍籠罩著大地,唯有幾顆殘星在天邊閃爍,散發著微弱的光芒。皇宮內卻早已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宛如蜂巢一般,太監宮女們穿梭其中,腳步聲和低語聲交織在一起,打破了夜的寂靜。
在皇帝的寢宮內,幾位機靈的小太監輕手輕腳地生起了炭火,溫暖的氣息漸漸彌漫開來。宮女們則端著銀盆,裡麵盛著冒著熱氣的洗漱水,小心翼翼地走進來。她們動作輕盈,生怕驚擾了還在沉睡中的皇帝楊起。
“陛下,該起身洗漱了。”一位年長的太監輕聲喚醒了楊起。楊起緩緩睜開雙眼,目光中透露出一絲威嚴。他坐起身來,宮女們立刻上前侍奉他洗漱。她們用柔軟的毛巾輕輕擦拭著楊起的臉龐,動作輕柔而細致。
洗漱完畢後,太監們捧出了嶄新的龍袍。這件龍袍以明黃色為主色調,上麵繡著精美的五爪金龍圖案,每一條龍都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會騰空而起。
龍袍的領口和袖口鑲嵌著珍貴的貂毛,顯得格外華貴。
楊起站起身來,太監們小心翼翼地為他穿上龍袍,然後為他戴上了冕旒。冕旒上的玉珠隨著他的動作輕輕晃動,發出清脆的聲響。
“陛下,今日您身著這身龍袍,更顯威嚴莊重,定能震懾四方。”一位太監討好地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起微微一笑:“這身龍袍不僅是朕的衣袍,更是朕的責任。朕定當不負天下百姓所望,讓我大秦繁榮昌盛。”
與此同時,在皇後和妃嬪們的宮殿裡,也是一片熱鬨的景象。皇後陳可卿端坐在梳妝台前,宮女們圍繞在她身邊,為她梳妝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