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命。”
大乾建龍二年,春二月。
科舉縣試很快便要舉辦。
很顯然淮南士族對科舉的抵製之策,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他們不但無法阻止袁耀開科舉的大勢,甚至連楊弘都因此失勢了。
楊弘屢次在朝堂上帶頭反對科舉,袁耀當著袁術的麵對楊弘道:
“司徒大人,你為何如此執著於舊製,難道是有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嗎?”
楊弘振振有詞道:
“吾一心為了大乾,絕無私心!
開科取士,乃動搖國本之策,吾當然要反對!
為人臣者,若不能以死相諫,又豈能被稱為大乾忠臣?”
袁耀搖頭道:
“可惜司徒大人空有忠心,卻跟不上我大乾的發展了。
開科取士,乃大勢所趨,天下學子翹首以盼。
因科舉選拔出人才之後,我大乾國力必然更上一層樓。
倒是楊司徒,連我大乾新策都看不懂,已然不適合在朝中為官了。”
“楊司徒這些年勞苦功高,輔佐吾父,也是辛苦了。
不如回鄉頤養天年可好?”
楊弘一聽袁耀想拿掉自己的司徒之位,不由大驚道:
“吾乃大乾司徒,對陛下忠心耿耿、為大乾竭儘心力!
何人能代替我的位置?”
袁術也說道:
“是啊,耀兒。
你要讓楊弘還鄉,還有誰適合當司徒?”
袁耀對袁術笑道:
“父皇,您是天子。
何人能擔任司徒之位,那不還是您說了算嗎?”
如今大乾施行三省六部製,三公九卿的權力基本被分得差不多了。
現在的三公之位,基本就是虛職,陪骷髏王老爹玩個樂嗬。
如果楊弘老實聽話,袁耀一直讓他當司徒也無妨。
可楊弘和他的楊家蹦躂得太歡了,更是觸碰到了袁耀的底線。
這樣的害群之馬,袁耀當然不想再留。
將他們廢物利用一下,作為魚餌拋出去,最為合適不過了。
袁術想了想,說道:
“最近王朗王愛卿表現不錯,做事兢兢業業,也給朕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議。
朕覺得…若是楊愛卿還鄉,可讓王朗王愛卿接替楊卿,擔任司徒之職。”
袁耀笑著對袁術施禮道:
“兒臣也覺得王朗大人最為適合司徒之職。
父皇當真有識人用人之能,兒臣佩服。”
“哈哈哈…”
聽袁耀誇讚自己,袁術心花怒放。
誰家的兒子能如此出色,還如此會說話?
袁術一擺手,對楊弘道:
“楊卿啊,你也累了,就回家休息吧。
朕也不虧待你,賜你萬金,你回淮南吧。
要不然你整日總跟耀兒在朝堂上辯駁,也不妥當。”
楊弘聞言臉上滿是震驚與失望之色。
他敢跟袁耀作對,很大程度上就是仗著袁術對自己的恩寵。
楊弘怎麼都想不到,自己輔佐了一輩子的主公,竟然將自己棄如敝履!
他楊弘數十年的忠心,難道就值區區萬金嗎?
楊弘有心爭辯,可他知曉天子一言九鼎,想讓袁術收回成命是不可能了。
楊弘滿心苦澀,對袁術叩拜道:
“臣楊弘…
領旨,謝恩。”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