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戲是吳庸選擇拍的。
人物是吳庸選的。
在京城衛視與孫誌堅,花花,呂澤,方大認識,作為同事,在他手底下工作。
吳庸對他很了解。
孫誌堅心思單純,先前在京城衛視由於性子原因一直被打壓,女朋友也被作為台柱子之一的朱紹龍橫刀奪愛,且一直在他跟前耀武揚威。
孫誌堅便一直憋著一口氣。
他想出名。
他想成功。
這一切,吳庸在拍攝《典籍裡的華夏》時,孫誌堅一直跟隨在身邊,那種好學,那種韌性,那種對前途的渴望。
吳庸能清晰的感受到。
在節目確定要被停了,吳庸離開京城衛視,孫誌堅去領導辦公室大鬨。
一部分是因為吳庸。
一部分是因為,那燃起來的前途,驟然黯淡。
再到吳庸重啟《典籍裡的華夏》。
將他重新拉回來。
孫誌堅那種拚勁,吳庸所有的一切都知道。
這也是吳庸在主導演位置,慢慢退出來,從而讓孫誌堅這位副導演接手。
其實便是在培養他。
一個有韌性,有拚勁,有天賦的年輕人。
他值得。
所以,吳庸對孫誌堅很了解,從裡到外。
孫誌堅任何變動,都瞞不過他。
包括他在劇組裡跟飾演酈妃的李曉娟攪和在一塊。
賀紅苕沉默了下,“你打算怎麼做?”
吳庸笑笑,“《典籍裡的華夏》大火,《甄嬛傳》大火,你知道的,也讓誌堅在圈內有了不小的名聲,而伴隨著的,便是有不少人在暗中拋來橄欖枝。”
賀紅苕點頭,這些她清楚。
吳庸說:“人是會變的。欲望,會伴隨著名利,一步一步提升。”
“你應該知道他在京城衛視那會兒的境遇。”
“孫誌堅年輕長得也不差,又是圈內初露鋒芒的新晉導演,自然有傲氣。”
吳庸喝了一口水,放下茶杯,才笑道:“在戲場。眾多鶯鶯燕燕長相各異,卻不同風情的女人圍繞。孫誌堅終究是太年輕了。”
“一個沒有經曆過這種場麵的年輕人,沒有一定的經曆和沉澱,難免會陷入其中。”
“就如你剛進入娛樂圈那會兒,一炮而紅。”
“有人捧,有資源,有人脈,難免會眼高於低。”
吳庸說:“現在的誌堅,就如你當初那會兒,沉澱的太少,上升的太快,名義上是副導演,其實你也清楚,他目前也是主導演了。”
“在片場中,戲份內外,隻要根據劇本大主線不變,稍微有些變動,給演員多加幾個鏡頭,幾句台詞,都是他的權利,她說了算。”
一場戲中。
即便是輔助主導演的副導演。
權力其實不小。
簡單比喻,副導演就如一個大公司老總身旁的助理,作為老總,不會對小事麵麵俱到,隻會抓住大方向,其餘大部分東西都是交給助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