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
有個人忍不住了,直接在博客上開噴,“一首兒歌,有什麼了不起的?”
後麵還艾特了吳庸。
這個人就是時代少年團的主唱,劉紹文。
時代少年團是在這兩年異軍突起,由五個人組成的樂隊,同一個蓋過額頭的發型,幾乎同一張臉,長得那是個一個白淨。
每次演出或是上節目,打扮的都非常‘妖豔’。
從而吸引了非常多的女粉。
才一發出。
立馬他們的女粉,就在網絡上刷了起來。
“支持文文。”
“文文說的太對了,一首兒歌,當成什麼經典曲目了?我家文文隨便都能寫一堆出來。”
“吳庸?那是什麼東西?比得上我家文文一根手指頭嗎?”
“嗬嗬,一個靠著到處罵人火起來的人,也配?”
“歌手知道什麼叫歌手?”
“也不知道這吳庸的歌,到底誰在聽。”
抨擊的數量非常大。
不得不說。
這群女人的確有幾分瘋狂,為了自己的愛豆,不惜在各大平台中花費重金,讓各大博主和媒體到處刷。
燃起的風暴越來越大。
緊接著,宋璿,張揚等一群流量歌手,也再次發文了。
宋璿表示:“我不知道一首兒歌到底有什麼值得炫耀的?難道吳庸的粉絲,就這麼膚淺?竟然將這首歌奉為至寶?他吳庸要是真有本事,怎麼會東一榔頭西一榔頭?不一直在歌壇?這很典型就是裝。後麵一個團隊,給他寫的歌曲,現在江郎才儘了,隻能跑到其他地方去……”
字裡行間。
全部都是在諷刺吳庸的歌曲等等。
“支持宋宋!”
“啊宋宋我愛你,不用理會這種人。”
“嗬嗬,典型的就是在找存在感,僅此而已。”
關於這類型的消息太多太多了。
這時。
一個比較重量級的人物出來了。
天驕傳媒的音樂總監,也樂壇內著名音樂人,馮莉發文道:“我在網絡上總是聽見許多聲音,什麼吳庸從來不會故意炒熱度,不會為了流量,刻意找存在感等等。”
“對此,我隻想冷笑一聲。”
“我甚至願意稱吳庸為,流量鬼才。”
“從出道以來,每次上熱搜,或是跟人起了爭執等等,哪一次不是有意而為之?”
“真有這麼多的巧合?”
“從詩詞,到相聲,到文學,每走一步,在我眼裡,都是營銷出來的人物。”
“在歌壇曇花一現,突然消失,又突然換到了另一個方向。”
“這一切的一切,不是營銷博眼球,立一個特立獨行的人設?”
“每一個行業,從小白再到資深大師。普通人終其一生,也隻能在一個行業中深耕。”
“如做音樂,真正的大師,也就那麼寥寥幾個人,縱然如大音樂家李縱老師,一輩子寫歌的風格,也兩三種。”
“強如香江的黃讚老師,一生寫歌數千首,捧紅了多少歌手?被譽為歌壇的鬼才,風格多變。”
“但整個華國的歌壇這麼多年來,也隻出現了這麼一個才華如此橫溢的鬼才。”
“而吳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