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師。”
“吳老師。”
吳庸下台,朝著自己這邊的座位走來。
跟吳庸熟悉的一些老師和教授們,都紛紛朝著他點頭,然後豎起了大拇指。
說實話。
以前就算是跟吳庸比較熟悉的杜教授,鄧教授等一些年輕點兒的副教授。
會覺得吳庸的文學素養非常不錯。
特彆是中文係的。
大家都是搞文學出身的。
自古以來都有一句話,叫文人相輕。
吳庸寫的詩詞歌賦,這的確是厲害,而能在京大這種頂級學校中文係的老師教授們,誰又不是人中龍鳳?
就算承認你吳庸有水平。
也高不到哪兒去。
頂多就高個半線。
以前的作品,運氣而已,給他們點時間,也能寫出來。
然而。
到了今天。
親耳聽到,親眼看到吳庸被推著上台,臨時的演講,臨時的發揮,那篇《少年中國說》橫空出世。
他們才真正的發覺。
拿自己的水平,跟吳庸的文學水平比?
簡直是貽笑大方。
根本沒有可比性。
像極了那種明明看著一般,明明就在眼前,可走近一點才發覺,他嗎的,不在一個水平層次上。
差距太大了。
至於在跟吳庸有矛盾的這位彭教授。
人的確是古文這個這個領域的泰山北鬥不假。
文化水平,教育水平,文學素養,在眾多教授中,也是出類拔萃非常靠前那種。
可跟吳庸比?
其實大家心裡都有數了。
依舊是被吳庸碾壓。
是的,這次吳庸展現出來的能力,就是碾壓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