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送走韓立回到府中,也是思緒萬千,這個世界的天命之子,自己總算見上了。
現在要說對韓立有什麼印象感觸,周易好像也沒什麼特彆感觸。
韓立心思特彆細膩縝密,做事慎重,謀定而後動。自
這點周易想想自己所作所為,那是自歎不如,相差甚遠。
要說周易對此就否定自己,周易肯定也會反駁。
周易覺得自己和韓立,根本不屬於同一類型,差異很大,為人處事更是大不相同。
韓立可以為大道舍去太多東西,忍耐性很強,可以說,為了心中目標,可以放肆任何東西,包括自己的欲望。
而自己呢?周易覺得自己是率性而為,更講究轟轟烈烈,不留遺憾活著。
如果為了修仙,泯滅本性,那這個仙,周易認為不修也罷,即使修成了仙,也不會有大自在。
周易對韓立也不想過多評論,各人有各人想法和為人處事之道。
不能因為彆人的為人處事風格與自己不同,就認為彆人有缺陷,彆人就是不對。
周易其實對韓立的某些做法,也是不能苟同,比如韓立性恪太過冷漠。
對任何事情太過理性,每件事都要分析對自己有沒有好處。
對人更是如此,如果沒有利用價值,韓立可不會施舍善心。
數數和韓立有關係的人就知道了,除了有限的二三個女子外,其他人的命運,可沒什麼好結局,包括韓立收的幾名弟子,和他人界師父李化元。
韓立是沒有能力拉他們一把嗎?笑話,一個位麵之子會沒有能力,隻是他願不願出手的問題,會不會對他有利。
對於這點,周易是跟韓立裁然相反,周易覺得跟自己關係不錯的,自己有能力能幫就會幫,不會想的太多。
在周易想來,像韓立那樣,即使成了仙,一路下來也是與孤獨寂寞相伴,有什麼意思呢,難道修仙隻是為了孤獨寂寞?
最後成了道祖,一生之中除了一開始結識的厲飛雨,算的上是知己外。
然後一路下來,有一個真正的朋友或知己嗎?收的幾名弟子也不是真心實意。
周易對此也很疑惑,比如韓立就感覺不到孤獨寂寞,就不會對有些人感到愧疚,就不會因此產生心魔。
最後周易也隻能得岀一個結果,那就是韓立是這個世界的位麵之子,對他不利的一麵,統統被大道抹除了。
周易想想這些,不禁啞然失笑,又苦笑連連搖頭不已。
韓立有他自己的道,怎麼為人處事,是什麼樣風格,是一個怎樣的人。
跟他周易有屁的關係,人家最後好歹都成了道祖,而自己呢?
還不知道自己的大道在何處,說不定就因為率性而為,心思不縝密,做事不夠慎重,而半路人死道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