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唐的長安城,一場神秘而駭人的案件正在悄然展開。京城裡的百姓議論紛紛,似乎連街頭的風都夾帶著常人難以想象的恐怖氣息。
案件的受害者是一位在長安城中頗為知名的女子,名叫梅妃。她不僅擁有一襲如瀑的黑發、白皙如玉的肌膚,更有一雙如星辰般閃爍的杏眼,十分動人。但她的命運卻如同她的容貌一般,光鮮亮麗卻充滿波折。梅妃原是京城內一名歌舞伎,以其絕美的舞姿和動人的歌聲征服了無數達官貴人。然而,誰也未曾想到,這樣一位光彩照人的女子,卻會在一個深夜被發現死於街頭,屍體旁邊擺著一朵剛剛凋謝的白梅。
天子聞訊,立即召回了朝中最有名的斷案奇才——狄仁傑。此時的他正在深思熟慮,回想著那些流言蜚語,腦海中不斷閃現出梅妃生前的種種風采,然而這一切卻因她的早逝而戛然而止。
“元芳,此案的背後絕不簡單。”狄仁傑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對身旁的李元芳沉聲說道。
李元芳修長的身影微微頷首,他一向沉穩,快速理清思路,回顧案件細節:“梅妃是在何時被發現的?死因又是什麼?”
“根據現場情況,她的死因應為窒息,身邊的白梅與她的服飾,似乎在暗示著什麼。”狄仁傑意味深長地說道。
“白梅?難道是為了掩飾什麼?”李元芳若有所思,將視線轉向案發現場。
初步勘查沒有發現其他痕跡,梅妃的死因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狄仁傑的目光掃過四周,目光定格在一個角落,呼吸微微一滯,心中隱隱感到一絲不安。他越念及此事,覺得其中定有蹊蹺。
就在此時,一名身材修長、渾身散發著優雅氣質的女子走了過來。她的妝容雖極為簡單,卻掩蓋不住那份天然的美麗。臉上帶著一絲憂愁,仿佛背負著沉重的心事。
“梅妃的丫鬟小蘭。”李元芳在一旁輕聲說道。
小蘭上前恭敬地行禮,眼中淚光閃爍:“大人,奴婢無能,未能保護好梅妃。”
“你說說她生前的情形。”狄仁傑耐心詢問。
“梅妃最近總是心事重重,常常在深夜獨自吟唱《白梅花》。她總說,此曲與她有緣,周圍的人都說她被一個陌生客人迷住了……”小蘭的聲音顫抖,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
“陌生客人?”李元芳迅速接過話頭,“這個客人有沒有特彆的標誌或行為?”
小蘭在擦淚後,倏然抬起頭,眼中閃爍著一絲希望:“有!她提到過,那人身上總是帶著一枚白梅的扇子,聽說是與某高官有關。”
狄仁傑的心中一震,這枚扇子正是他在現場看到的奇特之物。若這個高官也與梅妃的死有關,背後又隱藏著什麼秘密?
回到府中,狄仁傑正在桌前細細推敲。他的指尖輕輕劃過那枚白梅扇的記憶,若有所思。而李元芳則試圖找到與這位高官相關的線索。
數日之後,經過查訪,狄仁傑得知梅妃生前曾與一名貴族有過密切交往,此人名叫嚴擁,是尚書令的侄子,素來以風流倜儻著稱。狄仁傑決定找到嚴擁,試圖探探他的口風。
在一次酒會中,狄仁傑與李元芳結識了嚴擁。酒未醉,言已成,狄仁傑犀利地詢問:“嚴公,昨日聽聞你與梅妃關係密切,為何她會有如此悲慘的結局?”
嚴擁微微皺眉,心中一驚,隨即掩飾道:“我雖與梅妃交好,但她的死詭異非常,我實在無能為力。”
狄仁傑未見嚴擁的情緒有什麼變化,卻從他微微顫抖的手中看到了其中的玄機:“可是你身上的白梅扇,在她死後,你卻不曾想到該如何處理?”
嚴擁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猛然一抬頭,正對上狄仁傑銳利的目光,內心一緊,麵上卻不敢大意,假意尋求辯解:“我確實有這扇子,但不知他日終將……”
正當此時,李元芳神色一動,從後方打斷嚴擁:“你剛剛所提的‘他’是何人?”
“我……我……”嚴擁一時語無倫次,最終隻能無奈低頭。
經過一番刁難,狄仁傑心中已然猜測出其中的緣由。他決定趁熱打鐵,繼續施壓,直到真相浮出水麵。
一日深夜,狄仁傑與李元芳再度來到梅妃的住所。那裡布滿灰塵,仿佛時間在這裡靜止。兩人細細巡視,發現梅妃的床頭有一封未寄出的信件,上麵寫滿了梅妃臨死前的痛苦與無奈。其間提到“白梅扇”的男人,原來是嚴擁的父親。
“看來此案非同小可。”狄仁傑輕聲說道,眼中閃爍著火花。
經過一番調查,狄仁傑最終揭示了嚴擁家族與梅妃的恩怨糾葛。嚴擁的父親曾夜探梅妃,卻因心生妒意,而對她施以極端手段,結果致使梅妃慘死。而嚴擁雖不知其父的所作所為,心中卻因對梅妃的情感與愧疚,含糊其辭,無法自圓其說。
最終,狄仁傑向嚴擁揭示了真相,嚴擁痛哭流涕,恍若回到了曾經的無知少年,滿臉悔恨。狄仁傑深吸一口氣:“你若真心悔過,那就應該將這件事公之於眾,為梅妃報仇。”
此時,湧來的不僅是長安百萬百姓的眼淚,還有對一個如花般脆弱生命的敬意。梅妃的冤屈終於得以昭雪,而陪伴在身邊的李元芳,亦心有所感,看著狄仁傑堅定的神態,一聲長歎:“人世間總有太多的無奈與痛苦,希望往後能幸存。”
在夕陽的餘暉下,狄仁傑與李元芳並肩而行,走向未知的明天。
喜歡狄仁傑之京城案中案請大家收藏:狄仁傑之京城案中案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