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威嚴莊重的淩霄寶殿之中。
玉帝昊天端坐在金碧輝煌的寶座之上。
神色凝重,似有滿腹心事。
近日來,三界局勢雖表麵平穩。
然暗處卻似有波瀾湧動,各方勢力蠢蠢欲動。
天庭雖為三界共主,統治之基卻也需不斷加固。
值此之際,一個名字——龍昊,頻繁地在玉帝心間徘徊。
龍昊,那可是從上古時期便威名赫赫的大能之士。
其事跡猶如神秘的傳說,在歲月的長河中若隱若現。
卻又深深地震撼著每一個知曉者的心。
遙想當年,他竟敢直麵為成聖前的道祖鴻鈞,那一場驚世駭俗的交鋒。
即便是強如道祖,亦未能將其徹底壓製。
龍昊雖身負重傷,卻以頑強之姿全身而退。
這般壯舉,三界之中又有幾人能夠企及?
更令人咋舌的是,在太上老子與元始天尊尚未成就聖位之時。
與龍昊的對陣中皆嘗敗績。
那一次次的交鋒,成為了他們心底難以磨滅的記憶。
也鑄就了龍昊在三界中獨一無二、令人敬畏的地位。
玉帝深知,若能將如此人物招安至天庭麾下,其帶來的助力絕非尋常。
無論是對天庭的威望提升。
還是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種種危機,都將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於是,他決定與太上老君商議此事。
在他看來,老君德高望重,智謀深遠,定能為此事出謀劃策。
不多時,太上老君應召而來。
他腳踏祥雲,周身仙氣繚繞,步入淩霄寶殿。
那一頭白發如雪,長須飄飄,眼神深邃而睿智,舉手投足間儘顯道骨仙風。
“陛下,召老道前來,所為何事?”
太上老君微微拱手,行禮問道。
玉帝微微前傾身子,目光誠摯地說道:“老君,朕近日思及那龍昊,此人大有來頭,其能為非凡,若能為天庭所用,必可保我天庭長治久安,威鎮三界。朕有意將其招安,老君意下如何?”
太上老君聽聞此言,原本平靜的麵容微微一變。
他輕輕搖頭,語氣凝重地說道:“陛下,此事斷不可行。那龍昊絕非等閒之輩,他與我等的淵源極深,其過往經曆更是驚心動魄。”
說罷,太上老君陷入了回憶之中,緩緩道出那段塵封的往事。
“昔日,道祖鴻鈞於紫霄宮中論道,天下群賢畢至。龍昊亦在其中,彼時他便已嶄露頭角,其對大道的感悟與見解獨特而深邃,令眾人刮目相看。然其性格剛直,不願隨波逐流,在一些理念上與道祖及諸聖產生分歧。道祖欲以無上大道之理說服他,龍昊卻堅守本心,不肯屈服。”
“和道祖那一戰,可謂是天崩地裂,乾坤失色。道祖施展無上神通,混沌之氣彌漫天地,法則之力縱橫交錯。龍昊卻毫無懼色,他以自身雄渾的法力,對抗道祖的威壓。其身軀如巍峨巨山,堅不可摧;其眼神似璀璨星辰,堅毅明亮。雖最終不敵道祖的絕世神威,重傷瀕死,但他憑借著頑強的意誌與對大道的執著信念,竟在絕境之中覓得生機,成功逃脫。此等壯舉,三界之中再無第二人。”
“而老臣與元始天尊未證聖位之時,與龍昊亦有過數番交手。他的實力深不可測,每一次戰鬥都猶如一場噩夢。他的法術和法寶變幻莫測,或如狂風暴雨,摧毀一切;或如涓涓細流,滲透無形。老臣與元始天尊雖竭儘全力,卻始終難以將其戰勝。那些戰敗的經曆,至今想來,仍令人心有餘悸。”
玉帝靜靜地聽著太上老君的講述,心中愈發意識到龍昊的強大與危險。
但他心中的那份渴望卻並未就此熄滅,他仍試圖尋找一絲轉機。
說道:“老君,朕亦知龍昊的厲害之處,然天庭如今正值用人之際,若能將他招安,許以高位厚祿,再加上天庭的無上榮耀與資源,或許他會心動。”
太上老君輕輕歎了口氣,說道:“陛下,您太不了解龍昊了。他一心追求大道,對名利地位視若浮雲。他以分身在東海之濱潛心修煉,遠離塵世喧囂,所圖的不過是自身境界的突破與對天地至理的領悟。且他對天庭的規矩與束縛心存抵觸,往昔的經曆讓他對天庭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疏離感。強行招安,隻怕會適得其反,引發難以預料的後果。”
玉帝眉頭緊皺,陷入沉思。
片刻之後,他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
“老君,朕仍不想放棄。龍昊若能歸降,於天庭而言意義太過重大。朕以為,可由您出麵,前往勸說。您乃道教之尊,德高望重,且與龍昊有舊,或許您的話他能聽得進去。”
太上老君麵露難色,他深知此行的艱難。
但見玉帝心意已決,無奈之下隻得點頭應允。
“陛下既如此堅持,那老道便走這一遭。隻是結果如何,實難預料。”
太上老君辭彆玉帝,離了淩霄寶殿。
向著龍昊的修煉居所——東海深處的一座神秘仙島緩緩飛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