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奉先,抓了這麼多人,這要是沒人念道才不對吧。”張遼騎著馬,指著眼前用繩捆綁起來的人流,帶著一臉笑意地說道。
“這倒也是,這個地方還真是個好地方,居然有這麼多的蠻子,果然我們是應該早一起來的,之前在並州地區浪費了那麼多的時間,現在回想起來,感覺錯過了好多…”回過神的呂布,看著眼前的這一切,眼神當中也多了一些滿意。
相比於並州以北,已經被抓的差不多的遊牧民族,中亞這一片地區,人口勞動力資源,可以說是非常充足。
而且這些人也非常聽話,隻要把對方打服,投降的速度非常快,甚至有不少人還非常聽話,主動給他們引路,充當帶路黨,並且每一次帶路所碰到的部落,人數也越來越多,收獲也越來越大。
真是讓人莫名的感慨,要是北方的遊牧民族都是這個樣子,那麼每年能夠獲得的勞動力,也就不會讓並州礦場缺人了。
看著張遼和呂布的這個樣子,高順還是察覺到了一些不對,但臉色沒有任何的變化,默默做好自己護衛的職責。
相比於從一開始碰到的敵人而言,現在他們所撞上的所謂蠻子軍團,實力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果說一開始還是雜胡級彆的垃圾,那麼現在所碰上的對手,放在漢帝國當中,都已經勉強能撐一支精銳了。
這也就意味著,那些所謂的帶路黨,並不像眼中所看著的那麼好心,明顯他們所碰到的對手,一個比一個強。
當然,也有可能是指引的部落越來越大,所以麵對的對手也越來越強。
不過以前者的態度來看,這些人言語當中所謂的羅馬,能夠被如此信賴和向往,想來對方的實力也很可怕,就是不知道有沒有機會交手。
可以說麵對的對手越來越強,不管是張遼也好,還是呂布也罷,都沒覺得這樣的對手有什麼不對。
跟著北方眾多胡人打過戰爭,強的也有,弱的也有,強如匈奴,弱如雜胡,可以說都已經習慣了。
而且進攻的手段相比於一開始的全能,現在的並州狼騎進攻手段可以說是非常的單調,可是效率極高!
第(1/3)頁
第(2/3)頁
一種簡單樸實無華,且經過戰場實踐得出來的戰鬥方法。
那就是由呂布帶著高順陷陣營充當鋒頭,用來執行破陣和打開缺口,張遼等人緊隨而後,率領更多的並州狼騎擴大缺口,並用自身軍團天賦減少並州狼騎的意外傷亡。
而其他的八健將,則率領自己的部隊,從兩翼開始包抄,避免敵人逃跑,同時獲得最多的勞動力。
可以說在這個地方已經打了近半年時間的並州狼騎,完全沒有失敗過,甚至打殲滅戰都打成本能了。
戰爭打完以後,不管男女老少,隻要是活著的,統一打包帶走,直接刮地三尺。
雖然一開始呂布也想像在並州一樣,執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和政策,不過在了解到實際情況以後,呂布也就放棄了這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