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考試時作弊過嗎?】
隨後又是這樣一個標題出現手機中,劉宇看到都愣了一下。
隨後想了想自己學生時代的經曆:“好像是有過吧,初中時跟彆人扔過小紙條,不過也就一兩次,高中之後就沒有過了。”
“主要是風險高,收益小,所以沒什麼必要。”
而更多的古人看到這一篇時也是想了想自己,最終有沒有作弊不知道,反正大部分都動過這個心思。
一些還沒有科舉製或者準備開科舉的朝代則是有些興奮,看來這是要將防作弊了,那他們也可以吸取吸取經驗。
【考試作弊這件事或許大部分都曾經想過,或者嘗試過。】
【但一般也就在一些月考和學校的期末考試中嘗試過,可是在高考中作弊有人想過嗎?】
【要知道高考作為我國最重要的一次全國性篩選人才的考試,其嚴格程度毋庸置疑。】
【有人就曾經調侃過,高考試卷是他這輩子接觸過的唯一一份絕密級文件。】
【一旦被發現作弊可能麵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製,並處罰金。情節嚴重者,刑期可延長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可即便如此依舊有人選擇鋌而走險,想要蒙混過關。】
“高考作弊才關三到七年,還是可能,這也太輕了吧?”
“對啊,我們這裡一旦被抓到輕則流放,重則直接斬首。”
“應該是因為那是高考,隻是選拔學生上大學,而不是選拔官員。”
“那也太輕了,上千萬人統一考試,罰的這麼輕隻會助長那些作弊人的氣焰。”
“沒錯,我也支持重罰。”
看到高考作弊的結果,古人們尤其是一些士子的第一反應就是太輕了。
這種考試就應該重罰,如此才能起到震懾效果,讓所有人不敢再作弊。
【那今天就來講講高考作弊的真實案例。】
【最近的一次便是兩年前,某猿搜題的案件。】
【當時正好是在高考期間,當天下午某猿搜題的後台工作人員發現了一個奇怪的搜索記錄。】
【從記錄來看這隻是一道“平平無奇”的數學題而已,但奇怪的是上傳的照片中居然發現了考生的名字和座位號以及條形碼。】
【於是工作人員便留心了這道題目,等到考試結束,工作人員立刻將這道題與考試題目相對比,結果發現這道題目就是高考真題,感覺不對的工作人員連忙將此事反映給上級。】
【事情一級級的上報引起了相關部門的的高度重視,在之後調查中該考生也承認了自己將手機帶入了考場,並在考試過程中使用手機拍照查詢題目。】
【最終該考試成績全部作廢,相關的工作人員也因為工作失誤而收到了處罰。】
(工作失誤?那麼大一個手機是怎麼帶入考場的,這隻是失誤?)
(而且信號屏蔽器呢?我家小區離一個考場比較近,高考期間信號跟沒有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