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什麼議會怎麼有這麼大的權利,居然可以廢黜皇帝。”
“是啊,財政,稅收,立法全都被議會掌握,那皇帝還能有什麼權利?”
“皇帝可以解散議會啊。”
“可是解散了議會也不代表權力回到他的手裡,他依然沒有錢啊。”
“那就搞不懂這英國皇帝是怎麼回事了。”
看到議會的權力居然如此之大,古人們都被嚇了一跳,這可不是說某個權臣勢力有多大。
而是形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製度,而這個製度已經有了數百年,即便是皇帝也無法將其抹除了。
【而得不到戰爭撥款的查理一世也不得不采取一些極端措施,如典賣妻子嫁妝;向富有臣民強行借款,並監禁拒不借款的5名爵士。】
【甚至讓士兵住進民宅白吃白喝;不經議會批準而征收關稅等等。】
【但即便如此麵對龐大的軍費,這點籌措來軍費根本不夠。】
【最終結果就是在對外戰爭中,麵對西班牙和法國,英國全都以失敗告終。】
【也幸虧之後西班牙和法國在意大利產生了利益衝突,英國成為了雙方需要拉攏的對象,不然這種局麵還不知道該怎麼結束。】
“窩囊,真他娘的窩囊,堂堂一個國王居然被一個所謂的議會逼成這樣。”
朱元璋那是一臉的氣憤,在他看來皇權就不該受到任何限製,而凡是威脅皇權者統統該殺。
朱棣則是一陣琢磨:“這議會怎麼跟朕的內閣有點相像,雖然權力比內閣大多了,但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
“嗯,看來還是不能給內閣太大的權力。”
【而解決了國外戰爭就該開始國內戰爭了,查理一世決心完成他父親未完成的大業——完成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三個王國的宗教統一。】
【於是他派勞德大主教將一部新的祈禱書介紹到蘇格蘭,不料,此舉遭到了信奉新教的蘇格蘭人民的誓死抵抗。】
【最終導致了蘇格蘭教會的反叛,教會組織了一支一二萬二千人的軍隊向英格蘭進攻。】
【由於軍費短缺,英格蘭軍隊根本無法與蘇格蘭軍隊抗衡,6月19日查理一世被迫簽訂《貝裡克和約》】
【再之後由於查理一世以叛國罪抓捕議會的眾位議員,導致倫敦市民們怒不可遏,自發性地武裝起來,奔向王宮。】
【查理一世自知大勢已去於是帶領一批心腹逃離了倫敦,並在諾丁漢城組建了一支軍隊,他公開指責議會造反背叛了國王,於是英國內戰爆發。】
“結果就不用說了唄,這查理一世又戰敗了,最終被抓了回來處死了。”
看到這裡李世民也明白了查理一世為何會淪落到被砍頭的地步。
“不過朕還是好奇為什麼那英國皇室會給予議會那麼大的權力,最少也應該將財政和軍隊掌握在自己手中吧?”
而乾隆則是麵露不屑:“這英國也是小家子氣,打個仗也就一兩萬人這也配稱什麼內戰?”
“還有那查理一世也是廢物,若是朕早就迅速解決這議會,然後掌控軍隊,敢有不服者全部鎮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