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後半句其實是狗尾續貂,不知道是誰給加的。】
【前半句則出自蘇軾的《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而這首詞蘇軾被貶時所做,是用來寬慰自己除了工作人生還有彆的樂趣。】
正吃著自己複刻的紅燒肉的蘇軾:“為什麼彆人的詩詞隻是被曲解了原本的意思,到了我這裡不光曲解意思,連原本的詞都給我改了?”
“何必單戀一枝花是什麼鬼啊,連個打油詩都算不上。”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現代人經常會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但是這個三秋是指多久呢?】
【很多人給出的答案是三年,畢竟三個秋天不就是三年嗎?但其實是錯誤的。】
【這句話出自《詩經·王風·采葛》在詩裡這樣寫道:“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三月、三秋、三歲,這裡已經說的很明顯了吧。】
【秋指的是季度,三秋便是三季,所以應該是九個月才對。】
(我靠,真的假的,三秋應該就是三年才對吧。)
(我也不知道,小時候教的時候都是三年。)
(不,的確是九個月,隻不過是你孤陋寡聞了。)
(放屁,就是有人想標新立異而已,說破天三秋也是三年。)
(現在說是三年也沒有錯,因為大部分人指的都是三年,不過它原本的意思是三個季度。)
【貧賤夫妻百事哀。】
【現代指的是一對貧窮的夫妻,將會事事都不順利,會被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所難住。】
【但其實這是唐朝詩人元稹所寫悼亡詩《遣悲懷》其二中:“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說的是詩人明明知道生離死彆這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但是對於曾經貧賤共患難的夫妻來說,一旦永彆,卻是更為悲哀的。】
“怎麼感覺後世人都在斷章取義,讀書隻讀一句話啊。”
“因為他們都很少讀書,把所有人的文章都放在一本書裡,而這本書還隻占了所有學科的九分之一。”
“沒錯,後世人似乎更喜歡研究那些科學。”
“誰知道呢?不過能感覺出這位詩人十分思念自己的妻子。”
“其實倒也沒有什麼,隻要大部分人都明白他要表達的含義就行。”
【男尊女卑。】
【這句話算是流傳最廣的一句了,隻要一提起封建時代的男女關係,所有人都會想起這一句。】
【可事實上這句話的意思可不是說男人尊貴,女人卑賤。】
【這句話出自《周易係辭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指的是男人要想合乎“道”,必須像天一樣,高亢公正,自強不息。而女人要想合乎“道”,必須像大地一樣謙卑、包容,厚德載物。】
【隻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這句話就被曲解成了形容女子卑賤的話語。】
喜歡帶著古人們看華夏曆史請大家收藏:帶著古人們看華夏曆史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