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嬴政也是一臉凝重,按天幕所說這亞曆山大曾經想要東征華夏,不過卻走錯了路:“馬其頓方陣嗎,蒙恬你可有信心麵對。”
“陛下放心,不管是什麼馬其頓方陣,還是壓力山大,隻要他敢來臣定叫他有來無回!”
雖然蒙恬此時心中也有些忐忑,但還是十分堅定的回答道。
一旁的李斯則是插話道:“公元前323年,按時間推測應該是秦惠文王的時期吧。”
“似乎還輪不上蒙將軍上陣。”
【而所謂的馬其頓方陣由常備兵、輕裝步兵、騎兵和輔助兵組成。】【常備兵攜帶馬其頓長矛(長13~14英尺,雙手操作,後期的超過18英尺。),直徑2英尺的圓盾。】
【第一排的士兵一般都是半蹲著,將長矛對準前方,而第二排士兵則是將矛搭在第一排士兵的肩上。一旦最前排的士兵倒下後,原先位於第二排的士兵將迅速填上他留下的缺口。】
【輕裝步兵的矛長度短一些,盾的直徑大一些,盔甲稍輕一些,機動性更好,可以更加靈活的攻擊敵人。】
【騎兵主要是由年輕貴族組成的重騎兵,手持一根馬其頓長矛。】
【而輔助兵的裝甲很輕甚至無甲,以標槍,弓箭和投石器為主要兵器,主要是為了輔助正麵部隊作戰。】
“呃。。。”
一些武將還沒開口,不少文官都忍不住開口對一旁武將問道:“你們平時就這麼打仗的?舉這麼長的矛不嫌累嗎?”
而被這麼問的武將們也炸了,立馬就喊叫著辯解:“放屁,誰t有病用這麼長的矛,看這架勢能有十幾尺長了。”
“彆說是普通士兵,就算把項羽、呂布叫來他們又能舉多久?”
而剛才還對此頗為忌憚的蒙恬則是差點笑出了聲,這玩意雖然看起來確實挺唬人的,若隻是防守或許有些威力。
可還是那個問題,他們不累嗎?
或者說人真的能夠長時間從一端穩穩的舉起那麼長的長矛?反正他是沒那個本事。
最後的問題是如果真要打起來,你們是將我秦國的勁弩視若無物嗎?
【當然了馬其頓方陣最讓人詬病的也是這個長槍的長度。】
【正常來說長兵器的長度不應該超過人的三倍,按照那個時代的平均身高能有個1米6都算不錯了。】
【可是馬其頓方陣的長矛最長已經超過了五米,根本就不適合戰場殺敵。】
【所以近年來西方的“磚”家們也開始給馬其頓長矛減短長度。】
(會不會根本就沒有亞曆山大。)
(那應該不至於,隻是說馬其頓方陣沒有吹噓的那麼強。)
(這個陣型應該隻適合在平原上大規模軍團作戰吧。)
(反正我感覺挺好對付的,在遠處用弩來幾輪齊射就行。)
(人家還有騎兵的。)
(我們就沒有騎兵?)
喜歡帶著古人們看華夏曆史請大家收藏:帶著古人們看華夏曆史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