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想了一下還是得繼續更,度假是度假,更新是更新,兩碼事。)
“什麼意思,什麼叫真正的大頭要指向大明朝廷?”
“難道說那畜生完全沒有救災!”
看到彈幕的訴說,朱元璋瞪大了眼睛一臉不可置信的說道。
那可幾乎是整個北方之地都受到了災情啊,這種情況朝廷都不救,就不怕北方造反嗎?
【按理來說,地方發生災害,朝廷是應該第一時間救援的。】
【但當時的明朝處境也確實堪憂,南方倭寇來襲並且打敗了明軍,北方草原部落也頻頻侵犯,當時的京師都長久處於警戒狀態,再加上關中地震。】
【可以說接連不斷的動蕩讓本就國力衰退的大明王朝更加的風雨飄搖。】
【不過雖然是如此,可能你嘉靖朝拿不出太多的物資出來救援,那你起碼速度快點啊。】
【不過時間就是生命,救援黃金72小時的說法在古代可是行不通的。】
【因為嘉靖此時卻是忙著在祭祀呢,祭祀各種明朝先皇和神明,一直忙到了春分禮部才提出了賑災計劃,並派了戶部左侍郎去災區。】
【那這位侍郎去到災區的第一件事是救災嗎,當然不是,他的第一件事還是祭祀,祭祀各種山川之神。】
【然而祭祀有用嗎?自然是屁用沒有,就連這位侍郎都因感染瘟疫而死在了路上。】
“這也沒什麼錯吧,如此大的天災自然要先祭祀一番神靈。”
“對啊,不過就是這朝廷速度太慢了,可以祭祀賑災同時進行的。”
“放屁,祭祀神靈若是有用還會有這麼大的災害嗎?”
“沒錯,天幕都說了沒有神,這明朝廷不過是在做做樣子,欺騙世人罷了。”
“唉,隻可惜了那些災民,至死都沒有等來朝廷的救濟。”
看著明朝的祭祀行為,很多古人第一反應還是認為沒錯的。
畢竟以古人的思維來看,遇到災難時祭祀神靈以消其怒火的行為並沒有錯。
但還是有一些人站了出來抨擊明廷,認為這不過是朝廷不願救援的借口罷了。
有祭祀的功夫還不如抓緊時間救災,或者把祭祀的錢直接給災區,這才是真正的辦實事。
【當然了,祭祀的行為還可以解釋說是朝廷想要祈禱上蒼降下恩賜,也算是救災的一種手段。】
【那祭祀完了是不是該辦正事,發放救濟糧款了?】
【這個還真沒錯,明朝這次沒有拖遝確實開始救災了,朝廷下令:“以地震發銀四萬兩賑山西平陽府、陝西延安府諸屬縣,並蠲免稅糧有差。”】
【同年四月,又頒布命令,“以陝西地震,詔發太倉銀萬兩於延綏、一萬兩於寧夏、一萬五千兩於甘肅、一萬兩於固原。】
【沒錯兩次賑災,總共加起來一共給了五萬兩白銀。】
【而其它的有效措施也不過是減免了一部分陝、山兩省等州縣的秋糧,讓百姓減少一些本就負擔不起的負擔而已。】
“五,五萬兩?”
“雖然不知當時的物價,但如此大的災害就是五十萬兩也救不過來吧,這明朝當真是該亡了。”
聽到這個數字趙匡胤都愣了,這朝廷怎麼可能窮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