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其他朝代的一片欣欣向榮的樣子。
清朝的統治者這個年可不好過,這一年來各地起義的軍情就像雪花一樣不斷傳回京師。
南京、廣州、武漢、陝西等多個行省都起義軍出現,不少重鎮都被攻,一時間清朝的統治變得風雨飄搖了。
“和珅,各地的起義鎮壓的怎麼樣了?”
聽到乾隆的詢問,和珅哆哆嗦嗦的上前回道:“萬歲爺,我軍在前線英勇奮戰,已經鎮壓了不少反賊,可。”
“可什麼,快說呀!”
“可是那些反賊就跟韭菜一樣,割了一茬立馬就有出了一茬,就連綠營軍中都不斷有人叛變。”
“短期之內,實在是無力撲滅所有叛亂啊!”
聽到這裡乾隆隻感覺眼前一黑,難道大清要成為大隋,他乾隆要成為隋煬帝嗎。
可現在這天下都不止是十八路反賊啊,難道大清真的要亡在他的手裡了?
而現代這裡三十晚上去酒吧嗨了一夜的劉宇更是一覺睡到了下午才起床。
起床後隨手叫了個外賣後,才繼續刷起了視頻。
【曆史上最愛造反的姓氏!】
看到這個話題各朝皇帝們的臉色都是一黑,哪個姓其實不重要。
關鍵就是造反這倆字,他們實在是不想看到。
“最愛造反的姓,這是哪一個啊?”
“我似乎知道答案!”
“啊,誰啊???”
“除了老劉家還能有誰呢,從古至今造反就沒有停止過。”
“沒錯,還有可能是李家,他們造反也挺積極的。”
而百姓們互相討論間,一些稍後的年代也都知道了答案。
主要是那一家子,或者那一個姓氏實在是太能搞事情了。
【答案其實就是劉姓。】
【從漢朝正式滅亡開始每逢王朝大亂之時便有劉姓之人起義,打著恢複漢室的口號起兵造反。】
【而且也不光是亂世,即便天下一統進入了一個盛世,可還是有劉姓之人造反。】
【其中典型的就是李隆基時期,那可真是一年造反一個,把李隆基都給整鬱悶了。】
看到天幕點名自己,李隆基也是一臉的鬱悶:“是啊,朕都無語了,一則讖言而已,這些姓劉的一個個怎麼都不怕死呢!”
“開元十三年,劉定高夜犯通洛門。”
“開元二十三年冬,東都人劉普會造反。”
“開元二十四年五月,又長安醴泉妖人劉誌誠作亂。”
“就連楊釗都避諱那卯金刀之說,改名叫了楊國忠!”
“你說安史之亂後你們要造反朕雖然不能接受,但也能理解,但那時候還是盛世啊,為什麼要造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