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什麼司馬光的心眼也未免太小了,不過一件小事罷了他居然記了十七年。”
“嘿,如此心胸狹隘,鼠目寸光之輩也能執掌朝政,這北宋不亡都說不過去了。”
大漢,劉徹十分不屑的說道。
果然這基因是會延續的,這司馬家就沒一個好東西。
也不知道那叫劉裕的後輩是怎麼回事,這活乾的不乾淨啊!
【接著就是孔融了,這位靠著讓梨留名於世的文人長大之後也不算是什麼好東西。】
曹操不開心):“這貨憑什麼能留名於世,就憑他讓了個梨?”
“這事誰沒乾過,但凡家裡有兄弟姐妹的肯定都做過類似的事!”
【長大之後的孔融可謂是把目空無人、剛愎自用體現到極致。】
【比如他在擔任北海相的時候,幕僚左承祖建議他結盟曹操或袁紹用以自保,但他非但不聽還將幕僚給殺了。】
【之後袁潭率軍進攻北海,孔融直接棄城而逃,將一城百姓與妻兒老小儘皆丟給了敵軍。】
【並且這人還屢次羞辱曹操,曹操討伐烏桓就說他是欺淩弱小。】
【曹操發布禁酒令他公開反對,還說:“堯不飲酒不成盛世,孔子不飲何以為聖。”】
【然後又試圖聯合劉表等人牽製曹操,意圖“匡扶漢室”,最後把曹操惹急了將他滅族。】
嬴政:“這人怕不是有病,一看就是在那曹操手裡討日子,居然還敢如此放肆。”
“自己死也就死了,還連累了自己全族。”
“隻能說是一個純正的蠢貨。”
【而曹操殺他時給他定的罪名是“不孝。”】
【很多人可能疑惑,孔融不是一個大孝子嗎,怎麼會不孝呢?】
【對,他確實是一個大孝子,曾經因為有人“哭父不哀”而將那人處死,但他自己可不是這樣做的。】
【他曾經發表了著名的父母無恩論,說的是: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耳。子之於母,亦複奚為?譬如寄物缶中,出則離矣。”】
【意思就是:父子無親情,僅是情欲產物;母子如容器與物品,分離即無關。】
【如此言論這在古代王朝,尤其是注重孝道的漢朝可謂是大逆不道,而這也成了曹操誅殺他的核心罪名。】
上趕著給曹操送刀子,不然以他的身份還不好殺,但是“不孝”這倆字一出誰也攔不住。)
沒錯,自己找死怪的了誰。)
咋跟之前那生物爹有點像呢。)
都是一個樣子,薄情寡性,絲毫沒有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感謝。)
完了,今天所有的古人都塌方了,形象全都毀了。)
曹操:“你們就說我殺得對不對吧?就這種人留在世上有什麼用,還不如早死早超生。”
【當然了,相似的例子其實還有不少。】
【雖然讓我們學習的隻是當時他們的精神,不過長大後的他們卻是變得與小時候截然不同。】
【那句屠龍的少年終將會變成惡龍說的也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隨後又是一段新的內容出現在天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