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還隻是秀才,到了舉人之後就真的是預備官員了,在秀才的福利基礎將待遇全部提升。】
【遇到特殊情況更是可以直接當官,所以才會有張鄉紳等人又是送錢、又是送房的。】
【雖然儒林外史中的背景是明朝,但作者本人是乾隆時期之人。】
【在那時舉人如果參加會試三次,都沒有考中進士的,朝廷就會為這些落第的舉人開啟一扇新的大門即:大挑。】
【也就是由皇帝指派王公大臣對他們進行當麵選拔。但是這次改變舉人命運的選拔,一不看學識,二不拚文采,隻是看這些舉人的外貌條件。】
【一般二十人為一批,一等三人可以當知縣,二等九人做教諭、訓導之類的教官,至於剩下的“八仙”就是陪跑了。】
【光是這一點來看,範進就已經有了當知縣的潛力。】
【那可是知縣,一縣之長,其權力更是高於如今的縣長。】
【說實話,當年範進隻是瘋了半個小時那都算是十分理智了,要是換了咱們估計小半天都緩不過勁來。】
不是說知縣才是權利最大的嘛。)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知縣也差不到哪裡去。)
對啊,山高皇帝遠的,在這縣城裡那就是跟土皇帝一樣。)
我要是能當上縣長我睡覺都能笑醒。)
嘲笑範進、羨慕範進、沒能成為範進!)
人家範進可是中了廣東鄉試的第七名,這已經是非常誇張的名次了。)
【鄉試放榜後沒過多久,範進參加會試,又中了貢士,但範進的老母親因為承受不住這麼大的消息竟喜極而死,而範進也為母親守孝了三年。
【守孝完之後,範進去參加殿試,又成績合格,連中進士。】
【之後範進入了皇帝的眼,很快受到賞識,僅僅用了五年就從進士一路高升,做到山東學道,掌管一省的學習政令和統攬當地的考試。】
【最後又升官成為通政使司的通政使,成了直達禦前的正五品官員。】
【二十年間屢試不中,之後連續三次考中,範進的一生也稱得上是傳奇。】
“山東學道、通政使?”
“就這個五十歲是還隻是一個童生的家夥?”
聽到這裡,一些本就心裡不平衡的文人就更不平衡了,這都是什麼世道啊。
一個五十歲的老家夥隻因為被施舍了一個秀才,居然就能從此一飛衝天了,為什麼他們不能呢?
算了算了,不過是個話本人物罷了,愛怎麼寫就怎麼寫唄。
【而範進的原型黃士俊則是明萬曆三十五年狀元。】
【黃士俊34歲時進京趕考,到嶽父家借盤纏,嶽父看他寒酸,門都不讓進,兩個鴨蛋把他打發了,好心的仆人看他可憐,湊錢給他。】
【後來黃士俊高中頭名狀元,給丈人寫一首《鴨蛋詩》,因此也被稱作“鴨蛋狀元”】
“居然是我大明的狀元?”
“看來我大明朝還是知人善用的,即便是這等老童生也願意給他一個機會。”
“這不,最後還是成為了對國有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