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蠶寶寶已經進入“大食期”,正是瘋狂進食的階段,再過一周,就能上蠶架,結蠶繭,結了蠶繭就能賣錢。
李秀蘭連忙將剛摘回來的桑葉撒下去。
綠油油的桑葉剛撒下去,立即就傳來“莎莎”的啃食聲音,就像是下雨一般,不一會兒,桑葉上就爬滿了蠶蟲。
覆蓋在上麵的桑葉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漸漸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又是密密麻麻的瘋狂蠕動的白色蠶蟲。
蠶食鯨吞這個成語此時在這裡得到具象化。
喂完了蠶寶寶,李秀蘭又回到家中。
她先用壓力鍋把米飯下了,燒上柴火,然後從大鋁鍋裡打了一大桶早上熬好的粥,放到兩個泔水桶裡麵,加上糠,以及一些剩飯剩菜,攪拌均勻,然後便提著泔水桶去菜園裡的豬圈喂豬。
泔水桶很臟,蒼蠅圍著嗡嗡轉,散發出餿臭的味道,豬圈裡的豬更臟,豬屎豬尿到處都是,臭氣熏天。
不過李秀蘭並不嫌臟,因為她知道,等過年的時候把這兩頭豬賣了,那她就有錢給孩子買好吃的食物,買漂亮的衣服了。
喂完豬之後,李秀蘭在菜園裡摘了一些空心菜,幾個茄子,然後才回家做菜。
農村就是這樣,每到飯點,都是畜生先吃,先把畜生喂飽了,然後才會弄人吃的。
柴房裡的壓力鍋發出“呲呲”的響聲,李秀蘭從菜園回來的時候,飯已經煮好了,土灶裡燒的柴火恰巧燒完。
這是李秀蘭多年做飯得出來的經驗,每次做飯她都能做到隻添一次柴火就把飯燒好,而且還不會燒焦。
洗好空心菜,削好茄子,李秀蘭開始給大鐵鍋燒火炒菜。
一勺白色凝結的豬油膏放到燒熱的大鐵鍋裡麵,發出滋滋的響聲,冒出香噴噴的油氣。
兩個兒子在客廳玩膩了,跑來柴房又蹦又跳,吵鬨得很。
李秀蘭讓大兒子王大山幫忙給灶爐添柴,小兒子王二海則是讓他和柴堆旁邊的大黃狗玩耍。
跳騷從大黃狗身上跳到王二海身上,王二海絲毫沒有察覺,隻樂嗬嗬地爬到大黃狗身前,低頭就張嘴想要去吃大黃狗的奶子。
大黃狗不敢反抗,對著李秀蘭汪汪叫了兩聲。
李秀蘭回頭一看,這才發現事情的嚴重性,連忙抱起王二海,打了些稀粥,加上白糖,一邊給王二海喂食,一邊炒菜。
廚房裡的烏煙瘴氣的,不停歇的忙碌讓李秀蘭身心憔悴且疲憊。
但是她似乎已經適應了,又或者說麻木了。
她生來貧窮,不覺得這些有什麼奇怪的。
更不知道這些對城裡人而言,那就是觸目驚心的苦難畫麵。
吃完午飯,李秀蘭把客廳的小吊扇打開,讓兩個兒子在客廳裡玩耍,而她則是一刻都不能閒,戴上草帽扛起鋤頭,就去給菜園旁邊的花生地除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