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山原本沒心思去的,不過後來想著,反正呆在家裡也沒事做,去幫忙遷墳,改善一下自己的風水,或許以後生意會越來越好,所以就答應了下來。
王二海則是去不去都無所謂,王長根叫了他,那就去唄。
讓人意外的是,王小華竟然也答應了下來,也一起去挖墳。
而他之所以想去,完全就是好奇心驅使,他想了解一下撿骨遷墳這個風俗,另外想要看看人的骨頭到底是怎樣的。
並不是出於對風水的敬畏,也不是出於對爺爺的思念。
他出生前他爺爺就去世了,見都沒見過一麵,自然不會有什麼感情。
地理先生從工具箱裡拿出一個羅盤,搗鼓著算了一下,說今早十一點是出發的好時間,另外還算了一下生肖相衝,得出的結果是,屬牛的,屬蛇的,需要回避一下。
好在兄弟三人都不是屬鼠和蛇的,他們三兄弟,一個屬馬,一個屬羊,一個屬雞,另外王長根鼠虎,王長田屬鼠。
王長田的兒子王耀華倒是屬蛇,不過他並沒有回來。
吃完早飯之後,幾人忙活著又殺了一隻大公雞。
昨天殺的雞都還沒吃完,今天又殺一隻。
今天這隻是拿去上墳用的,不一樣。
殺雞的時候,需要將雞血灑在一些黃紙上,以此來製造出血紙。
用血紙上墳,是這邊的習俗之一。
轉眼到了十一點,王家男人帶著鋤頭,鐵鍬,砍柴刀,草席,黑傘,一小桶茶油,貢品,以及一個新買的金罌等東西,開始去挖墳了。
李秀蘭和趙麗芬兩個女人,則是留在家裡做中午飯。
好等他們回來的時候,就能吃到熱騰騰的午飯。
十一點半左右,他們就來到了老頭子的墳頭前。
地理先生圍繞著墳頭,念念有詞作法。
作法過後,就可以開始破土了。
地理先生說,破土是有規矩的,必須由長子來挖第一鏟土。
所以就讓王長田拿著鐵鍬去挖第一鏟土。
王長田挖過第一鏟土過後,王長根和他的三個兒子,一起去幫忙挖墳。
很快,大大的墳包就被挖平了,露出老舊的金罌的蓋子,一個倒扣著的大瓷碗。
金罌是這邊用來裝逝者骨頭的器具,是一個膝蓋高、小水桶大小的土黃色瓷罐,金罌的瓶口很小,一個碗就能蓋住,金罌的瓶身有兩個小“耳朵”,以便於人們搬運。
挖出金罌的蓋子,就不需要繼續往下挖了。
隻需要將蓋在金罌上麵倒扣著的大瓷碗打開,就可以撿骨了。
撿骨由地理先生來操作。
這種事得由專業的人來做,一般人做不了,一般人伸手進金罌裡麵取骨頭,心裡肯定會膈應,另外,如果手法不到位,可能會把骨頭弄碎,那可就不吉利了。
地理先生有多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