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做生意,也千萬彆回來小縣城,要創業就去大城市創業,小地方根本就不是人活的地方。”
王二海說到底也就二十出頭的年紀,回到租屋和自家親弟弟牢騷幾句也很正常。
他能強忍著內心的憤怒,去和王誌陽吃飯,給王誌陽送紅包,那就已經做得很好了。
要是他還是從前那個不經世事的愣頭青,他直接就一巴掌甩王誌陽臉上了。
隻能說,社會就是一個巨大的打磨器,浸在社會裡,人的棱角終究會被磨皮,從而變得圓滑,變得世故。
就算這不是你內心所想要的,但被社會的巨浪裹挾著,你也隻能變成這樣,不然你就會被淘汰。
這也是為什麼這世界上那麼多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都覺得自己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的原因所在。
誰人少年時,沒有赤誠心?
可又有誰人,麵對現實時,能夠一直不低頭?
“二哥,你是不是遇到什麼困難了?”
王小華見王二海這沮喪的模樣,又關心問了一句。
王二海卻搖頭:
“困難倒是沒有,困難已經擺平了,隻是心中不免有一些怨氣,隻是不免感慨,為什麼這個世界會是這樣,如果大家都按照規章製度去做事,不需要搞什麼亂七八糟的人情世故,那該多好!”
這是人人都期盼的世界吧,人人都不想搞人情世故,可是人性卻又有頑劣的一麵,以至於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有關係,能走後門,能得到特殊照顧,能做人上人,以至於人人都不得不搞人情世故。
“小弟,你說有沒有這樣一個世界,沒有人情世故,沒有貪汙受賄,沒有人上人?”
王二海看著王小華,酒精讓他腦袋飄忽,問出不切實際的問題。
“曾經有個英國人,名叫托馬斯.莫爾,他構想出一個完美世界,叫‘烏托邦’,你說的這個世界,那應該就是烏托邦的世界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小華如此說道。
王二海抽著煙:
“要是我能活在烏托邦就好了。”
王小華卻搖頭:
“隻要細想一下,烏托邦就是不可能存在的,烏托邦裡人人都遵照法律做事,不按照法律做事的,將會受到法律嚴厲的製裁,這是在製裁完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可法律的製裁權掌握在誰手裡?而掌握了法律的製裁權的人,他其實不就是人上人的一種形態嗎?”
王小華到底是讀得比較多的書,他並不是彆人眼中的那種又呆又笨的書呆子,那種書呆子撐死了也就隻能考個本科,不可能像王小華那樣考上清華。
能上清北的,哪個不是獨立思考的高手?
王小華對事物的思考,要比一般人都深多了。
看事物的本質,也要比一般人透徹多了。
他雖然還沒真正出社會,但他卻已經能夠透過表麵,看清楚人情世故存在的底層邏輯。
所以之前他跟著牛春生去參加飯局,剛接觸酒桌那一套的時候,並沒有像王二海現在這樣內心帶著憤怒和排斥,而是虛心去學,試著去搞清楚其中的底層邏輯。
不過他也並沒有迷信這些東西。
他心裡非常清楚,這些確實是糟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絆腳石。
但人不可能隻生活在純粹的精華之中,就如不能一直生活在無菌環境裡頭。
世界並非非黑即白,世界是有灰度的,而灰度的存在,才構成了這個複雜的世界,才構建了真實的人性。
“二哥,你彆想那麼多,遇到問題咱們就解決問題,實在解決不了,咱們就去找春生叔幫忙,我去給你泡杯醒酒茶。”
王小華安慰王二海這麼一句。
王二海沒再說什麼了,隻是疲憊地揮了揮手:
“那你去吧,彆放那麼多茶葉。”
……
喜歡鄉村荒唐往事請大家收藏:()鄉村荒唐往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