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晚王小華和李仲賢喝了很多,聊了很多,絲毫沒有因為老家父母搞出的那些糟心事而影響他的狀態。
也正是這一晚上,李仲賢向王小華提到了一個以前他從未聽說過的名詞——
選調生。
“小華,如果你以後打算走仕途這條路,那就得必須開始著手做準備了,尤其要關注選調生的動向。”
“什麼是選調生?”
王小華第一次聽這個名詞,有些陌生。
他雖然學習好,但是獲取信息的渠道比較閉塞,所以沒聽過這個名詞,也是情理之中的。
畢竟他又不怎麼上網,到目前為止也沒怎麼去關注過考公的事情。
這其實就是所謂的信息差。
“選調生”這個名詞,在一些城裡人眼中,早就熟得不能再熟了。
可對於農村的大部分孩子而言,可能等到大學四年讀完了,畢業了,都還沒聽過這個詞,更不知道“選調生”身份的含金量。
“所謂選調生,就是中央或各省區市相關部門有計劃地從各大高校選調品學兼優的應屆畢業生到基層工作,作為領導乾部後備人選進行重點培養的群體的簡稱。”
李仲賢耐心解釋道,他並沒有因為王小華的孤陋寡聞而嫌棄什麼,畢竟王小華的家庭狀況擺在那,缺乏信息渠道,那是再正常不過的。
李仲賢繼續說道:
“選調生分三種,一是中央選調生,二是定向選調生,三是普通選調生。第一種最高級,招錄單位是國家部委,所以競爭也會非常激烈,僅麵向‘雙一流’高校,也就是985、211高校。第二種,定向選調生,針對特定高校,條件會放寬一些,通常承諾省直或市直崗位。第三種,普通選調生,條件最寬,限製最少,不過通常需要長期在基層工作。發展前景,肯定沒有中央選調生和定向選調生廣闊。咱們縣的副縣長肖雪晴,她就是定向選調生,以後是要去市直的,可謂是前途無量。”
王小華聞言,點了點頭。
內心裡暗暗記下,然後感謝道:
“多謝叔叔對我說這些,不怕您笑話,您要是不說,我都還不知道這些。”
李仲賢笑道:
“這有什麼好笑話的,你還年輕,一直專注於學業,家庭裡又沒有可以幫扶的人,信息匱乏一點,那再正常不過。”
李仲賢又說道:
“你是清華大學的,以你的聰明才智,提前準備,努力一下,沒準能夠爭取成為中央選調生,不過就算不能成為中央選調生,那也沒關係,那棵大樹,不是誰都能輕易往上爬的,咱們退而求其次,爭取到定向選調生的名額,然後看能不能回縣城這邊的基層曆練,要是恰巧能回來咱們縣城這邊的基層曆練,那對你將來的人生而言,絕對會事半功倍。畢竟咱們縣城裡,都是自己人,自己人肯定會多照顧自己人。”
王小華細細思索片刻,緩緩點頭,他聽懂了李仲賢這話什麼意思。
李仲賢這話,其實也揭示了一個官場規則形成的原因——縣長和縣委書記,一般不得由本地籍官員擔任,怕的就是小地方出現自己人照顧自己人的圈層現象,從而形成地方門閥,造成權力壟斷和資源壟斷。
不過,一把手二把手不能本地官員擔任,基層公務員卻沒這個限製。
所以,王小華要是能回到本縣進行基層曆練,那他在基層曆練的履曆,肯定能夠做得很漂亮,不單單因為他有那個實力,還因為這個縣城裡頭,願意幫他的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