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商品供應有限公司,就這麼成立了,王大山和杜小娟夫婦二人,總共持股51,胡萬家持股49,主營商品供應,對接小杜科技。
和胡萬家談妥了這事之後,杜小娟就馬不停蹄去運作下一件事——
讓萬家商品成為小杜科技的上遊供貨商。
這天開會,杜小娟將這事提了出來。
董事會很多成員,麵對杜小娟的提議,都麵露詫異,麵麵相覷。
“娟姐,現在正是公司融資的關鍵階段,這時候更換上遊供貨商,恐怕不是太好吧,咱們還得把財務報表做好一些,而更換供貨商,是需要成本的。”
董事會大部分成員都不敢開口,還是張勇率先發表了意見。
他是做財務出身的。
眾所周知,財務出身的高管,都會很在乎財務報表數據,他們更加關心報表上的數據漂亮與否,而非公司的長遠發展。
說直白點,財務出身的管理層,一般都缺乏長遠的戰略目光。
所以投資界有句被奉為圭臬的投資準則:看一個公司未來十年的發展前景如何,看它的一把手是不是財務出身的就好了,如果一把手是財務出身的,未來十年內,這個公司就算不死,也會走嚴重的下坡路。
“更換供應商,就是為了降本增效,現在這個供應商,價格高不說,而且流程冗長,效率低下,早就不適合電商行業短平快的發展節奏。”
杜小娟如此解釋,他早就料到會有人反對,所以這些說辭,她早就準備好了。
“現在這個供應商,價格是貴點,但是人家品質是有保障的,我擔心換了以後,質量會出現問題,那到時候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可不是現實。”
陳強這時候也表態。
很明顯他也是反對的。
小杜科技站在的上遊供應商,其實有陳強的背景,他當初投資小杜科技,成為合夥人之後,就在供應鏈上做了文章,現在上遊供應商那邊,全是他的人。
所以他要不反對,那才是奇了怪了。
杜小娟對陳強和張勇的反對,並沒有表現出多大的意外,她隻淡淡對董事會的所有成員說道:
“要不咱們投票決定吧。”
投票決定的話,毫無疑問,肯定是杜小娟會贏,因為董事會總共十三張票,她一人占了六張,陳強兩張,張勇等其他成員,都是一人一票。
也就是說,會議室裡的人之中,隻要有一個站她這一邊,她的票數就能過半,提出來的方案就會被通過。
“娟姐,你要是這麼說的話,那就沒有討論的必要了,直接按照你的意思去做就是了。”
張勇這時嗬嗬笑著,如此說道。
因為他知道,這個投票決策流程,完全就是擺設。
杜小娟的權重太高,擺上台麵開的提案,是通過還是否決,完全看她是讚成還是反對。
“張勇,彆這麼說,咱們是正規公司,該走的流程還是必須走的,這才符合正規公司的氣質。”
杜小娟這時候掃了大家一眼,說道:
“我提議將小杜科技的上遊供應商,從原來的合作商,改為萬家商品有限公司,誰讚成,誰反對?”
杜小娟自然知道,這次投票,就是走個流程,對最終的決策,不會有太大影響。
她之所以堅決要把流程走完,可不是畫蛇添足,而是在借機看清楚董事會其他成員的站隊情況。
投讚成票的,說明還和她一條心,投反對票的,說明已經被陳強給收買了。
這能讓她一下子就看清楚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