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暑假。
剛一放假,李蒹葭就坐飛機去北京找王小華。
王小華去機場接李蒹葭。
兩人剛一見麵,李蒹葭就撲到王小華的懷裡,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
家庭經曆巨大的變故,這讓李蒹葭內心裡積壓了很多負麵情緒。
這些負麵情緒她無處釋放,甚至都快要抑鬱了。
好在有王小華這麼一個男人,理解她,體諒她,包容她,並且鼓勵她。
“蒹葭,彆哭,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王小華安撫著李蒹葭。
李蒹葭哭過之後,突然對王小華說了一句:
“小華,要不,以後你彆考公務員了行嗎,我怕你最後會和我爸一個下場。”
王小華震住了。
他能理解李蒹葭的擔憂。
體製內這個大染缸,不是說你意誌堅定,一心想要保持廉潔,就能一直廉潔下去的。
人人都有欲望,有欲望就會有弱點。
而那圈子裡麵的壞人,最會找弱點同化他人。
沒有人打小就立誌要當一個貪官,小時候我們大家都高喊著要當好人,做好官,為人民服務,建設祖國。
可放眼這個大染缸裡頭,又有多少是包青天那樣的好官?
很多時候,人在體製,身不由己。
要麼被排擠,要麼成為他們的同類。
王小華相信,李仲賢也不是打小就想要做貪官的那類人,他隻是在那個環境中艱難求存,然後才一步步墮落,最後淪落到如今這個地步。
王小華理解李蒹葭的擔憂,但是理解,可不等同於讚同。
畢業後進入體製內,是他老早就定好的目標。
為此他在一年多之前,就開始各種準備,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如果這時候突然放棄,那前麵的所有努力,豈不是都白費了?
“蒹葭,你不要想太多,你放心好了,我不會步入你爸的後塵的。”
王小華隻能如此去勸說。
他什麼都懂,但卻不能去戳破。
沉默成本太高了。
李蒹葭搖頭說道:
“那裡麵不是你想象的那麼簡單的,等你進去了你就會發現,很多事情身不由己。我爸他一開始不是這樣的,他很多時候都是被迫收禮,漸漸地就習以為常了,再然後就理所當然了。”
李蒹葭還勸說道:
“小華,以你的能力和才華,在大城市打拚,無論是創業,還是找工作,肯定都能有光明的未來,我們以後甚至可以在大城市買房子,買車子,生孩子,過上很好的生活,為什麼要進那個烏煙瘴氣的圈子?”
李蒹葭這話很有道理。
現如今經濟發展飛速,有能力的年輕人都在搞創業,都在搞科技創新,想去當官的,反而是少數。
就比如王小華的三個舍友,這三個舍友,無論是溫淩雲,萬誌遠,還是魏前,都比他優秀很多,可他們三人,沒有一個人的理想是畢業後當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