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反常必有妖。
可奈何他們這群大饞丫頭,忍不了一點。
吸溜了一下口水,便迫不及待地點開了第一首歌:
《父親的散文詩》。
聽名字,大概就知道這應該是一首寫關於父親的歌曲。
隻不過這個題材會不會太小眾了一點,寫親情題材的流行歌相對於寫愛情來講,本來就少見,但這歌裡的父親還會寫散文詩,說明是一個多才多藝的父親,和現實大眾是不是太過遙遠了些?
很難有代入感啊!
畢竟我的父親,可不會寫詩。
隻會種地。
不少網友們看著這歌名,忍不住吐槽道。
可很快,他們就發現自己剛剛的那個想法是多麼的幼稚。
清脆的吉他聲音傳入耳中,相比於沐辰其他歌曲的前奏,這首歌的前奏略顯普通,沒有什麼好分析的。
可當沐辰那低沉、質樸的嗓音傳來的時候,他們才發現他們錯的離譜。
【一九八四年莊稼還沒收割完】
【女兒躺在我懷裡睡得那麼甜】
……
【明天我要去鄰居家再借點錢】
【孩子哭了一整天呐鬨著要吃餅乾】
……
平鋪直敘的簡潔語言,從一個父親的視角裡寫出了家裡的窘境,沐辰在唱這一段的時候語氣並沒有過多地渲染什麼,相反,他的歌聲多了一些內斂和節製,可在聽眾們聽來,這樣的處理方式卻更顯得心酸。
在如今高速發展的社會裡,很多年輕人其實沒辦法想象歌詞裡說的,買一個餅乾都需要家長下定很大決心這類事情,但他們依舊能感受到那位父親心裡的無奈和自責。
畢竟很多情感並不會因為物質的變化就發生改變。
而從那個年代苦過來的人聽到這句歌詞時,卻完全沒辦法繃住眼淚,一下子就淚目了。
試想那個時候,家裡的條件遠遠沒辦法和現在比,能夠吃上一頓肉便是他們小時候最大的幸福,更彆提像是餅乾之類的零嘴,這些東西對於他們來說就像是奢侈品。
可他們依舊記得,為了讓他們過上更好的條件,他們的父親、母親每日辛苦的勞作,讓他們吃飽穿暖,讓他們刻苦學習……
他們茁壯成長的代價就是他們日漸佝僂的身軀。
正當他們想得入神的時候,歌曲也進入了最為催淚的副歌部分。
【這是我父親日記裡的文字】
【這是他的青春留下留下來的散文詩】
【多年以後我看著淚流不止】
【我的父親已經老得像一個影子】
……
原來,這才是歌名真正的含義。
它並不是在歌頌一位才華橫溢、會寫散文詩的父親,而是在向聽眾講訴,一位普通父親在日記裡記錄下來的平凡文字,可文字裡的字字句句,都傾訴的是一位父親對於自己的女兒那滿滿的愛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