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沈弘文就聯係到了沐辰。
兩人就鋼琴技藝這一塊還真的進行了私底下的友好交流,沈弘文在圍脖上提到的邀請沐辰當嘉賓的事情,也不是什麼客套話,他是真的有這個打算。
並且他還將沐辰的演奏視頻分享給了自己國際上的一些朋友。
他們看過之後也非常希望沐辰能夠去到國外進行切磋。
對於這件事情,沐辰自然沒有推脫。
老實說,逐漸走向國際化本來就是他發展環節裡的一環,他這次故意在演唱會上表演了一場鋼琴獨奏,也不是心血來潮,甚至可以說是預謀已久。
前世有那麼多經典的鋼琴名曲,他不介意先以一個知名鋼琴大師的身份出現在國外觀眾的視野裡。
這樣,他就能從多方麵進軍國際市場。
就在沈弘文和沐辰聯係上並且開始認真交流的時候,圈內的一些人有些坐不住了。
尤其是之前就和沐辰有過節、或者說在每一次沐辰有爭議的時候落井下石的那一批人,沐辰越是風光,他們就越是難受!
畢竟蛋糕就那麼大,沐辰多吃一口,他們就少吃一口。
所以他們也會不厭其煩地每次在沐辰有熱搜的時候,就會花錢買水軍去發表一下黑子言論,隻可惜這樣的言論殺傷力也愈來愈小,他們眼看著沐辰一步步做大,一步步蠶食著本該屬於他們的蛋糕,一步步改變觀眾們對待影視、音樂的審美和看法……
最讓他們不能忍受的是,沐辰正在一步一步摧毀現在的粉圈文化。
原本近些年日韓流偶像文化入侵,加上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粉絲們有了更方便的聚集和組織的渠道。
越來越多“誌同道合”的粉絲聚集在一起,模仿起日韓的粉絲組織化、應援色、打榜等行為,逐漸本土化之後形成了華夏特色的粉圈生態。
這也讓內娛的資本看到了一個全新獲取利益的方式。
那就是通過打造偶像來攫取巨額利益。
經紀公司和娛樂平台通過培養偶像、製造話題、推動粉絲消費來盈利,通過製作各種選秀節目,將粉絲投票和偶像出道綁定在一起,來刺激粉絲通過購買產品、充值會員等等方式“氪金”,為偶像的出道添一份力。
這樣的模式更是讓各個背後推動的資本賺得缽滿盆滿。
且其可複製性、持續性極高。
造星對於他們來說,就像是工廠的流水線一樣,這一批賺不了錢了,下一批又換上來,畢竟造星的成本相比於他們賺取的利益,真的少得可憐。
甚至還發展了另外一個產業。
經紀公司利用一些年輕人渴望成為大明星這一心理,和他們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如果成功出道了,那麼你所賺取的大部分錢都會流入到公司的賬戶上去,如果你不能出道想要解約,不好意思,你得支付一大筆違約金。
所以你會發現,有些經紀公司進入到裡麵當練習生的門檻似乎並不是很高,殊不知,你早已成為人家手裡的韭菜!
可沐辰的出現,漸漸喚醒了越來越多的網友。
大家逐漸意識到,這樣圈地自萌的圈子文化是不健康的,是病態的。
大家也不願意再忍受流量明星沒有任何的業務能力,卻總是在各大綜藝、影視裡麵給大家喂屎。
商家也不再相信“流量至上主義”。
這平白無故就讓他們損失慘重。
可現在的他們似乎已經無法從網絡輿論上去摧毀沐辰了。
在原則問題上的黑點沒找到過。
戀愛上讓他塌房,試過了,沒成功,反而讓他立了一波單身狗人設。
說他本人性格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