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侯老夫人心中一緊,她知道皇上的決定已經無法改變。她緩緩起身,眼中閃過一絲無奈,道:“老夫人遵旨,但願孫兒褚祺瑞能平安歸來。”
長寧侯老夫人從禦書房出來後,垂頭喪氣的,她的心中像是壓了一塊巨石,讓她呼吸急促,步履踉蹌。她的麵色沉重,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失望和擔憂。
此時,太後派來的心腹嬤嬤已經等在了宮門外,一見長寧侯老夫人出來,立即迎了上去,臉上的笑容卻在她看到長寧侯老夫人臉色的時候,逐漸凝固。
“老夫人,您這是怎麼了?臉色如此難看?”嬤嬤忙關切地問道。
長寧侯老夫人搖了搖頭,沒有回答,隻是默默地往前行走。嬤嬤見狀,忙跟了上去,小心翼翼地問道:“太後娘娘特意派奴才來邀請老夫人前往宮中一敘,不知道老夫人是否方便?”
長寧侯老夫人停下腳步,看著嬤嬤,深深地歎了口氣,說道:“嬤嬤,府上有些事情需要處理,我恐怕不能前往。”
嬤嬤一愣,她沒有想到長寧侯老夫人會拒絕太後的邀請,這讓她感到有些不安。她看著長寧侯老夫人,小心翼翼地說道:“老夫人,太後娘娘對您可是非常關心,特意派奴才來邀請您,您這樣拒絕,恐怕會讓太後娘娘感到失望。”
長寧侯老夫人沉默了一會兒,然後緩緩說道:“我知道,但我確實有事情需要處理,無法分身。”
嬤嬤皺了皺眉,她看著長寧侯老夫人,心中充滿了疑惑和憂慮。她猶豫了一下,然後說道:“老夫人,太後娘娘最近一直在關心褚祺瑞的事情,她擔心褚祺瑞前往汴梁會有風險。”
長寧侯老夫人聽到這話,眼神頓時變得複雜起來,她看著嬤嬤,深深地吸了口氣,然後說道:“我知道,我也很擔心,但是,這是他的選擇,我無法阻止。”
嬤嬤看著長寧侯老夫人的眼神,心中明白了什麼,她歎了口氣,說道:“老夫人,您這樣下去,太後娘娘會擔心的。”
長寧侯老夫人沒有說話,隻是默默地低下了頭。嬤嬤見狀,心中不禁感到一陣難過,她看著長寧侯老夫人,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想法設法讓太後娘娘放心。
太後歎了口氣,幽幽地道:“皇帝他孝順,但在這家國大事上,我卻是無能為力。”
心腹嬤嬤站在一旁,麵露憂色,輕聲安慰道:“太後娘娘,您彆太過憂心。皇上雖然是一國之主,但您也是後宮之主,身份尊貴。長寧侯府再怎麼勢力龐大,也不敢對您不敬。”
太後輕輕搖了搖頭,眼神中流露出無奈:“嬤嬤,我知道你是為我好。可是,皇帝他心意已決,我即便再怎麼勸,也是無濟於事。我身為太後,自然要為江山社稷著想,可是,我也是一個母親,看著自己的孩子走上歧途,心裡又怎能不痛?”
嬤嬤歎了口氣,道:“娘娘,您的心思我明白。可是,這皇帝的決策,我們又能改變幾分?或許,我們隻能儘量去引導他,讓他明白江山社稷的重要性。”
太後微微點頭,道:“你說得沒錯。我隻是覺得,自己作為後宮之人,本不該過多插手朝政。可是,皇帝他……”
嬤嬤忙道:“太後娘娘,您的一片苦心,皇上他是知道的。隻是,有時候,皇帝也需要自己去做決定,去承擔後果。我們隻能在旁邊默默地支持他,為他祈禱。”
太後沉默了片刻,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嬤嬤,你說得對。我們隻能儘人事,聽天命。但是,我還是要儘我所能,去規勸皇帝。哪怕最後的結果不如我所願,至少我儘力了。”
嬤嬤輕輕歎了口氣,道:“娘娘,您的心意我明白。那麼,您打算如何規勸皇帝?”
太後沉思片刻,道:“我想,我可以從皇帝的身邊的人入手。比如,他的親信大臣,或者是他身邊的太監。他們若是能勸得動皇帝,那麼,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嬤嬤眼中閃過一絲擔憂:“娘娘,這法子雖然可行,但若是被皇帝知道了,恐怕會怪罪於您。”
太後微微一笑,道:“我知道風險。但為了江山社稷,我願意承擔這個風險。嬤嬤,你放心,我會小心行事,不會讓皇帝知道是我指使的。”
嬤嬤點了點頭,道:“娘娘,您小心些。我會派人去打聽皇帝身邊的人,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太後輕輕拍了拍嬤嬤的手,道:“謝謝你,嬤嬤。有了你在我身邊,我心中也多了幾分安慰。”
兩人正說著,外麵突然傳來了腳步聲。一名太監走了進來,躬身道:“太後娘娘,皇上傳旨,讓您去太極殿。”
太後微微一愣,隨即恢複了平靜,道:“知道了。嬤嬤,隨我一起去吧。”
嬤嬤點了點頭,跟在太後身後,一同前往太極殿。
太極殿內,皇帝坐在龍椅上,神色嚴肅。太後走進來,微微欠身,道:“臣妾見過皇上。”
皇帝微微點頭,道:“母後免禮。今日召你來,是因為有一件事情,朕想聽聽母後的意見。”
太後心中一動,道:“皇上請講。”
皇帝沉聲道:“朕打算對長寧侯府動手,母後覺得如何?”
太後心中一驚,但表麵上卻保持鎮定,道:“臣妾知道長寧侯府勢力龐大,但皇上的決策,臣妾不便過多插手。隻是,臣妾希望皇上能三思而後行,畢竟,這是關乎江山社稷的大事。”
皇帝微微點頭,道:“母後說得是。朕會慎重考慮。母後放心,朕不會輕易對長寧侯府動手。”
太後心中稍感安慰,道:“臣妾先行告退。”
皇帝輕輕揮手,道:“母後慢走。”
太後嘗了一口點心,又看向心腹嬤嬤,笑著問道:“嬤嬤,最近宮裡可有什麼新鮮事兒?”
心腹嬤嬤微微一笑,眼神中閃過一絲狡黠,道:“太後娘娘,奴才聽宮裡的傳言說,睿王府的二公子似乎對徐芊芊小姐頗有些意思呢。”
太後的眼神微微一變,放下手中的點心,眉頭微微皺起:“哦?是嗎?徐芊芊?這個名字聽起來有些耳熟。”
嬤嬤輕輕點頭,道:“正是。太後娘娘還記得嗎?當年徐芊芊小姐在水泥之事上的貢獻,可是轟動一時呢。”
喜歡主母和離後,成了京圈白月光請大家收藏:主母和離後,成了京圈白月光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