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見城天守內。
萬眾矚目下的織田信長緩緩起身,然後徑直來到大殿正中央,盤腿坐下。
“太政公,轉封之事事關天下安定,我織田家願率先表態,服從太政公的安排。”
“轉封既是在下提起,那麼便由我織田家第一個轉封吧。”
織田信長說完,殿內瞬間陷入了沉默。
坐在最前麵的上杉政虎轉頭看了看織田信長,心中已經有數。
織田信長肯定是和京極高政已經提前商議過此事了,若非有京極高政的首肯,憑借織田家這種“小角色”怎麼敢在這種場合大放厥詞。
再一看主位上一臉平靜毫不意外的京極高政,上杉政虎更是肯定了自己的猜想。
思量片刻,上杉政虎還是決定靜觀其變,因為他的身份比較特殊。
上杉政虎是“關東管領”,明麵上算是關東地區的“一把手”,他的態度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關東地區。
事發突然,上杉政虎不敢輕易表態,決定先看看。
坐在上杉政虎身旁的是伊達晴宗和大友宗麟,這會兒倆人已經有些坐立不安了。
伊達家統治奧州地區已經很多年了,若是轉封,對於伊達家來說便相當於徹底失去了幾代人在奧州的深耕,伊達家在奧州建立的同盟關係網便一朝瓦解。
大友宗麟同樣如此,作為紮根北九州的最強勢力,一旦轉封,那大友家幾代人的積累便徹底落空了。
細川真之和斯波政信則麵無表情,倆人的身份一個是京極高政的兒子一個是京極高政的女婿,而且所領本就是剛剛確立的,轉封之事自然落不到倆人頭上。
其他的諸如毛利、山名、赤鬆、土岐等大名也看不出喜怒,他們的興衰榮辱早就跟京極家徹底捆綁了,聽話即可。
但是殿內像毛利、土岐這樣的京極家親蕃大名畢竟是少數,更多的還是佐竹、裡見、小野寺、南部、河野、相良等新近歸附的大名。
一來這些人在京極家沒有存在感,二來也沒有和京極家建立牢靠的利益關係。
既不是關係親密的同盟,又不是姻親和從屬,在京極家的體係下也沒有存在感。
轉封之事,影響最大的便是這些人。
他們都是在各自所在地區的有力大名,影響力雖然在整個天下無關痛癢,但是在局部地區也是頭部頂流。
一旦轉封,便意味著要離開舒適區重新開始,而且新的領地還不知道是富庶之地還是窮鄉僻壤。
若是富庶之地還好,可若是哪個山溝溝,那情況就不妙了。
一時間,殿內的抵觸情緒非常大。
主位上的京極高政掃了殿內幾眼,眾人的麵部表情都落入眼底。
大名們如此反應也在京極高政的意料之中,畢竟轉封一事確實是影響深遠。
“諸位,織田尾張守所言亦是本家所想。”
“如今天下初定,各地大名雖然都遵從本家號令,自去歲始天下再無戰事。”
“但是,一些大名之間乃是世代交惡的仇恨,汝之父兄或許正是死在你身側之人手中。”
“若是繼續相鄰,短時間內或許相安無事,但是時間久了難免也會滋生矛盾。”
京極高政說完,特地停頓了一下,留給下麵的人思考的時間。
當然,京極高政說的這些話算是冠冕堂皇的“借口”,你看,我也是為了大家好。
而京極高政也不算信口雌黃,這種情況在一些地區確實是存在的。
像關東地區之前因為曆史原因打生打死了近百年,各大名之間的仇恨由來已久,輕易不可調和。
即便上杉政虎現在做了關東管領極力協調各方的關係,但是也是收效甚微。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徹底解決這種矛盾,轉封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