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島。
這種位於九州島南端的小島是種子島家的領地。
種子島氏從南北朝時期便在種子島建立了統治體係,此後一直作為島津氏的配下。
島津氏當時是薩摩和大隅倆國守護,算是九州南部最強的大名。
但是在戰國時代來臨前,也沒有逃過老牌傳統大名的衰落命運,家中爆發了島津勝久和島津貴久的內鬥。
島津家的內亂致使島津氏對薩摩和大隅等國的支配力削弱,最終大隅國脫離島津家的支配,肝付、彌寢等國眾紛紛抬頭。
而種子島家也失去了島津家的後援,頻繁受到彌寢氏等大隅國眾的襲擾。
直到種子島惠時的父親種子島時氏在位的時候,將女兒嫁到了彌寢氏,雙方終於和睦。
然而好景不長,到了種子島惠時繼位之後,種子島惠時在領內橫征暴斂、生活非常奢靡。弟弟種子島時述屢次勸諫,種子島惠時非但沒有收斂,反而和弟弟關係惡劣。
眼見哥哥完全不當人,於是種子島時述直接叫來了姻親的彌寢氏武力鎮壓,向種子島惠時痛陳利害。
裡應外合之下種子島惠時很快被擊敗,最終不得不孤身逃亡屋久島,連妻兒老小都沒來得及帶走。
種子島惠時的嫡長子種子島時堯眼見大勢已去,已經將肋差抵到肚子上了。
誰曾想,彌寢氏的當主彌寢清年不知道哪根筋不對,麵對已經唾手可得的領地,居然向種子島時堯表示“自己隻是來聲討種子島惠時的暴政”,並不是來攻滅種子島的。
但是由於彌寢家損失了一些士兵,於是象征性的收取了一郡的領地作為補償。
種子島時堯也算是個狠人,若是普通人麵對這種情況肯定是立刻答應。
畢竟前一秒已經是家名被滅切腹身死的下場,這種無疑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然而種子島時堯卻拒絕了彌寢清年的提議,並提出將屋久三郡全部送給彌寢氏。
老實人彌寢清年一看,我本來不想霸占種子島,但你主動要送,那我便勉為其難的收下吧。
這下便上當了。
種子島時堯此舉實際上是為了讓彌寢清年分兵,若是隻占一個郡,那麼彌寢氏兵力集中,自己根本打不過。
但占了三個郡之後,彌寢清年便要將兵力分散到三個郡,如此種子島時堯便可以各個擊破。
第二年,恢複了元氣的種子島家便趁機發兵攻打被彌寢氏占據的屋久三郡。
守備薄弱的彌寢氏無力抵抗,於是提出撤兵從此退出屋久島。
種子島家一邊答應一邊暗中在彌寢氏大軍返回大隅的船上動了手腳,最終彌寢氏大軍全部沉入海中淹死。
此戰之後,種子島家便徹底擺脫了大隅國的襲擾,真正獨霸了種子島。
而上天仿佛眷顧了種子島一般,就在這一年,風浪將南蠻人的商船吹到了種子島,給種子島帶來了鐵炮。
很快,種子島便通過一些小伎倆成功的在南蠻人手中獲取了鐵炮的鍛造技術,種子島立刻開始仿製鐵炮,一時間種子島鐵炮風靡整個rb。
可以說,鐵炮給種子島帶來了海量的財富,也是種子島最大的經濟來源。
然而這一切隨著總督府的一個命令直接蕩然無存。
總督府規定了大名和私人不得擅自製造武器,整個rb現在隻有五個地方可以合法的生產武器近江國友村、堺港、熱田神宮、後瀨山城、嚴島)。
種子島家一向生活奢靡,此前因為鐵炮的巨額收入尚可維持,但現在收入來源被斷了,種子島家一下子慌了。
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現在再讓種子島惠時和種子島時堯父子去啃野菜團子,實在是難以下咽。
而且,失去收入來源的也不光是種子島家,島上的商人、工匠、民眾以及其他的武士也同樣如此。
被逼無奈之下,種子島家便開始鋌而走險開始了走私。
而由於長期和南蠻進行貿易,所以種子島家在南蠻人中的關係一直不錯。
恰巧這個時候一些南蠻人也不滿京極家的政策。
京極家雖然劃分了博多港等幾個港口作為官方貿易點,允許南蠻商人以及明朝商人前來貿易,但是卻把價格規定的很死。